单片机精确软件延时设计方法研究

单片机精确软件延时设计方法研究

ID:22252591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单片机精确软件延时设计方法研究_第1页
单片机精确软件延时设计方法研究_第2页
单片机精确软件延时设计方法研究_第3页
单片机精确软件延时设计方法研究_第4页
单片机精确软件延时设计方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片机精确软件延时设计方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片机精确软件延时设计方法研究:在单片机控制应用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短时间延时的情况,有时还需要很高的精度。然而每次延时都使用定时器/计数器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现实的,利用软件延时程序来完成一些需要延时的部分势在必行。从研究软件延时程序模式出发,指出计算整个延时时间的具体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一种设计精确软件延时的数学算法。  关键词:单片机;软件延时;数学算法  :NT:A:1671-7597(2011)0310081-02    1软件延时的基本原理  单片机在进行控制时,CPU过一段时间再去作某件事情,称之为延时。延时分为硬件延时和软件延时。硬件延时是指使用定时

2、/计数器来实现延时,这种方法不占用CPU的工作时间。软件延时是利用程序中的指令在被执行时要花费一定的机器周期来实现的,占用CPU的工作时间。软件延时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所用的晶振,二是延时程序的循环次数。单片机所用的晶振一经确定之后,延时时间就被指令的循环次数所唯一确定了,如单片机的晶振频率为6MHz,则一个机器周期为2μs。下面根据指令循环的次数的不同,先来介绍软件延时时长的计算方法(设晶振频率为12MHz)。  2软件延时时长的计算方法  软件延时常用如表1的汇编指令。  1)单循环延时程序  DEL:MOVR0,#X;1T  DEL1:DJNZR0,DE

3、L1;2XT  RET;2T  延时时间:t=1+2X+2=2X+3=2R0+3  因为X的取值范围是[0,255],X=0时延时时间最长。所以延时时间t的取值范围是[5,515]μs。  2)二重循环程序  DEL:MOVR1,#Y;1T  DEL1:MOVR0,#X;1YT  DEL2:DJNZR0,DEL2;2XYT  DJNZR1,DEL1;2YT  RET;2T  延时时间:t=1+1Y+2XY+2Y+2  =2XY+3Y+3=2R0R1+3R1+3  因为X、Y的取值范围均为[0,255],X=Y=0时延时时间最长。所以延时时间t的取值范围是[8,13

4、1843]μs。  3)三重循环程序  DEL:MOVR2,#Z;1T  DEL1:MOVR1,#Y;1ZT  DEL2:MOVR0,#X;1YZT  DEL3:DJNZR0,DEL3;2XYZT  DJNZR1,DEL2;2YZT  DJNZR2,DEL1;2ZT  RET;2T  延时时间:  t=1+1Z+1YZ+2XYZ+2YZ+2Z+2  =2XYZ+3YZ+3Z+3  =2R0R1R2+3R1R2+3R2+3  同理,延时时间t的取值范围是[11,33751811]μs。  综上分析,由数学归纳法可得出N(N一般不大于8)重循环的延时时间计算公式:  

5、3C语言中延时程序的设计方法  在用C语言进行编程时涉及到的软件延时程序,其设计方法与汇编语言的设计方法本质相同。例如,在C语言的一个实例程序中用for语句编写了一个延时子程序(该程序要求延时100ms)。  delay(void)  {unsignedchari,j;  for(i=250;i>=1;i--)  for(j=200;j>=1;j--)  {}  }  利用keilc的反汇编功能,通过调用disassemblyin.C语言编程细节总结[EB].IT达人X,2009-7-15.    简介:  韩薇薇(1985-),女,南京理工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扬

6、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工程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应用电子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