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桂林市城乡一体化

探究桂林市城乡一体化

ID:22252750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8

探究桂林市城乡一体化_第1页
探究桂林市城乡一体化_第2页
探究桂林市城乡一体化_第3页
探究桂林市城乡一体化_第4页
探究桂林市城乡一体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桂林市城乡一体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桂林市城乡一体化摘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广西第十次党代会“翻两番、跨两步、三提高”的富民强桂目标必然选择,是广西当前的重大战略任务,但其城乡一体化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丞待解决的问题。就桂林市而言,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山水生态名城,其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了广西的前列,但是桂林城乡一体化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障碍,主要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大、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大等。推进桂林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必然选择、是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需要。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探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为推进广西城乡一体化提供借鉴。

2、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桂林旅游三农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桂林市城乡一体化,有利于深刻理解成形一体化的发展内涵,明确目标和策略;有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问题,彻底纠正城乡差别发展的旧战略和旧体制,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

3、。二、桂林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1.桂林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征(1)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桂林市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山水生态名城,桂林市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充分发展旅游业,同时也带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以旅游业为龙头,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建立和完善了漓江和沿桂阳、桂黄公路百里小康生态文明长廊两条黄金旅游带,构筑了山水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民俗风情、城市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推进了交通运输、商贸物流、金融保险、邮政通讯、租赁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地促进城乡之间的

4、交流,有利于在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为促进就业,繁荣经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桂林市农业规模化经营取得了重大突破,特色效益农业硕果累累,农村经济稳步快速发展?。201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9.21亿元,比2005年增加35.7﹪,位于广西前列。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桂林对漓江、湘江、桂江、资江四大流域现代农业发展做全面规划,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建设卓有成效。全市有10个县获得“自治区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平乐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在全区率先通过“绿色食品(水稻

5、、水果)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资源县入选中国果蔬无公害十强县;永福县“永福香”牌香米荣获自治区粮食行业唯一著名商标,永福龙江乡、阳朔白沙镇、兴安华江瑶族乡分别获得广西“罗汉果之乡”、“金桔之乡”、“毛竹加工之乡”称号。三、面临的主要分体分析(一)农业发展滞后、城乡劳动力文化程度差异大“十一五”期间,桂林市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结构由23.3:36.5:40.1调整为18.3:45.3:36.4。桂林市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说明了,桂林跳出了全国很多地区仍然深陷的“唯工业化”发展模式,也跳出了“旅游经济”一枝独秀的模式。但是受历史和自然因素等影响,桂林市农业发展依然滞后,很多

6、地区依然依靠自然的粗放式经营,农业生产效率低,导致农民收入低。另外,桂林农村劳动力输出高达70多万,桂林搞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大部分是妇女、老人和小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农业的发展力量。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也是导致农业发展滞后之一。据统计2010年桂林农村就业人口中未上过学占59%,比城镇高38个百分点;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占78.2%,比城镇高28个百分点;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仅为58%,比城镇低31.8个百分点。(二)城乡居民收差距大根据2010年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桂林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49元,比

7、上年增加1728元,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487元,增加654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由上年的3.35:1缩小为3.27:1,呈现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态势,但是城乡差距仍然非常明显。(三)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保障差距大首先,基础设施投入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地区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且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城镇。对于农村地区的投资仅仅局限于农村公路、电力设施、水利建设,而对农村科技、医疗、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