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ID:22260308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困惑与思考_第1页
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困惑与思考_第2页
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困惑与思考_第3页
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困惑与思考_第4页
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困惑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困惑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困惑与思考:本文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几个可能影响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的问题,并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以卖事求是的精神,把这门课程上好、上活,上得有成效,使它成为对高职学生有实用价值的、受欢迎的课程。  关键词:应用写作;教学实践;探讨    当前在职技校中,应用写作课程之所以能有立足之地,得益于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实践证明,它的开设,为高职学生将来的就业谋职,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许多学生在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心得时,都认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不仅学到了应用写作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写作

2、的能力也有了提高,为自己将来走上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这门课程的开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诸多原因,教学的效果并非尽善尽美,还有不少尚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如何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而不是从教学大纲的条条出发,从死板的教学要求出发,来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是值得探讨的。单从表面现象看问题,不深入本质去分析问题,有了一点成绩就自我陶醉,这种态度是不足取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以下几个问题是值得思考,并应积极加以解决的。    一、学生的实际水

3、平与教学要求的矛盾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高职学生的语文水平普遍较为低下。不少老师埋怨说,现在的学生连一张请假条、申请书都写不好,格式不合规范,语句不通,错别字也很多。有些学生连最基本的格式规范的知识都不具备。在应用文写作训练时,曾就正文开头空两格的要求做过统计,结果是一个班级有近四成的学生没能按要求书写,不是顶格就是空五六格书写。还有一个较为典型的事例是,一位学生因有急事,向班主任老师借钱。老师要他写一张借条,他感到很为难,犹豫良久才提笔写下四个字:“借一千元”,上无写明“借条”字样,下不具借款人姓名及借款日期,让人哭笑不得。  以上这

4、些情况是确实存在的,并非凭空杜撰。所以,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最简单的文种开始训练,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加以引导,不能作过高的要求。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求通常都比较高,不仅要求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并且要求学生撰写各类应用文。对此,在教学中应灵活处理,未必照章行事。因为我们如果无视学生的实际水平,而是一味按高标准、严要求,希望所有学生都能一下子就得到提高,是不现实的。那样学生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就不愿意去学习。所以,学得多而无成效,不如学得少而确有效果。    二、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教材内容的矛盾   

5、 上应用写作这门课时,我们还要注意缩短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教材内容的距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突出实用性,模糊专业性。 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不能求多求全。因为过分强调专业性,有时反而适得其反,出现教学内容重复的情况,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比如,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其专业课中往往有则经应用文的内容,在应用写作课中就不必讲授,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重复。而不少教材都包括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科技文书、经济文书、司法文书、传播文稿等章节,由于课时的限制和专业的不同,讲授时应该有所侧重,不能贪多求全。特别是对公文教学,也不必因其具有法定性和权威性而全面讲授

6、,除文秘专业的学生外,其他专业的学生没有必要完全掌握十三类公文的写法。其中的命令、议案等文种,因其制作机关的特殊性,一般的人几乎没有机会去写作。所以对一些有限定的公文,通常只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使用范围以及与其他相近文种的区外,不要求他们撰写。如果面面俱到,学生会感到厌烦而不与配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适量增补一些教材中没有的,而对学生来讲却是真正有用的内容。  比如,上营销专业的财经写作课时,学生对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等大型的复杂的财经应用文很感头疼,教学效果不太好,但对常用条据的写作、申请书、求职、应聘

7、信、毕业论文写作的兴趣却很高,认为这些文种对即将毕业的他们是很有派用场的,所以在课堂上他们不但会认真地会记下他们认为有用的内容,课后还积极地提出一些问题,请教老师。    三、教与考之间的矛盾    考试是检验教学主体的教学效果的标准,它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学主体起监督、制约作用。对教学客体而言,考试是衡量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的手段。怎么考,考什么,对教学双方都是一种考验。太严或太松,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于考试的方法,考试内容的,都必须掌握一个适当的“度”。比如有的高校搞全校统考,不管什么专业,都同一教材,同一进度,同一考试,结果是效果非常

8、不理想,及格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几,这显然是有违考试的初衷的。我们过去在考试的内容上也有过失败的例子,有的命题教师根据自己喜好,在一张试卷中出现了十七处有关应用文以及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