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论社区科普生态系统的优化

65-论社区科普生态系统的优化

ID:22260783

大小:7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65-论社区科普生态系统的优化_第1页
65-论社区科普生态系统的优化_第2页
65-论社区科普生态系统的优化_第3页
65-论社区科普生态系统的优化_第4页
65-论社区科普生态系统的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65-论社区科普生态系统的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社区科普生态系统的优化刘智勇[摘要]本文基于现代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社区科普子系统的概念。笔者认为,运用系统科学知识,把社区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并尽可能地优化这个系统之科普子系统,必将提高社区居民在科普活动中的积极性,提高社区的凝聚力,使科普工作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文中提出了优化科普子系统的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的具体方法,并通过这些方法,达到优化社区科普生态系统的目的。[关键词]科普社区生态系统优化Abstract:Thepapertakesthesciencepopularizationofcommunityresidentsasecosystem.Accordingtotheecos

2、ystemtheory,thepaperstudiesthesymbiosisrelationshipamongtheunitsinthesciencepopularizationofcommunityresidents,givesadetailresearchtothefourkindsofrelationshipasfollows:parasitism,symmetrymutualismandnon-symmetrymutualism.Thispaperpresentsthepopularsciencesubsystemoptimizationofthesymbioticmod

3、e1,thespecificenvironmentalsymbiosis,andthroughthesemeans,PopularSciencecommunitytoachieveoptimalecosystempurposes.Keywords:sciencepopularization;communityresidents;ecosystem;optimization社区是指聚居在特定区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组织体系。社区科普是指在社区范围内,有目的地把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及融入在其中的科学精神,通过有效的形式、渠道和手段,传播到千家万户,为居民理解、应用,参与科

4、技政策决策活动,促进文明建设开展的过程。二十世纪初,这种人类传播科技的活动被称为科学普及(Popularizationofscience),即科普。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功能日益完备,社区科普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02年,我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也是唯一的《科学技术普及法》(简称《科普法》):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社区,社区的科普组织(如,街道科协、社区科普站、社区科普协会等)是贯彻实施《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重要力量。他们以科普工作为主要手段,来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然而,我国大多

5、数社区面临科普设施不足,资金投入不够等难题,社区科普工作步履艰难。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笔者认为,运用系统科学知识,把社区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并尽可能地优化这个系统之科普子系统,必将提高社区居民在科普活动中的积极性,提高社区的凝聚力,使科普工作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一、社区科普子系统的构成社区犹如一个小社会,其中包括着社会的各种成分,党政军、工学商等各种单位和人员都可能成为社区的成员。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社区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社区科普组织与社区内的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学校及其它企事业单位共同组成科普子系统的共生生态系统。其中,社区组成单位构成这个系统的共生单元。这些共生单元之间相互

6、联系、相互作用,彼此在物质和信息上交流,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我们将这些关系称为共生模式。共生单元之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正如与植物共生的菌类有土壤环境或水环境,植物还有大气环境和其他动植物构成的环境一样,与科普共生生态系统对应的就有科普政策环境、科普市场环境等。任意一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的组合形成共生关系。在共生关系的上述三要素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二、社区科普子系统的共生模式根据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成果,生态系统内有四种共生模式: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这些共生模式在自然与社会领域也广泛存在。在社

7、区科普子系统中,也存在这四种共生模式。1.寄生。有的社区存在于大型企事业单位内,开展科普工作必须依靠这些单位的支持,表现出寄生的形态。寄生是共生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特点是:寄生者存在于寄主之内;寄主与寄生者之间存在双边单向交流机制,如:重庆大学内有新华村、松林坡等多个社区,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内有五灵观等社区。这些社区寄生在企事业单位中,他们开展社区科普工作主要依靠寄主——所在单位的支持。2.偏利共生。在社区科普的实践中,有一些活动,如,科普进军营活动、社区对流动人口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