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记叙文)

大学语文(记叙文)

ID:22262871

大小:699.00 KB

页数:112页

时间:2018-10-20

大学语文(记叙文)_第1页
大学语文(记叙文)_第2页
大学语文(记叙文)_第3页
大学语文(记叙文)_第4页
大学语文(记叙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记叙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考《大学语文》教案《冯谖客孟尝君》考核要点1.理解文中“尽烧债券”情节所体现的传统民本思想:文中冯谖在薛地尽烧债券的情节,表现出冯谖注重民心向背,而“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证明了尽烧债券的效果,从而体现出,有了民众的拥护才有政治家的根本前途这一民本思想。2.概括冯谖、孟尝君的性格特征: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冯谖客孟尝君》考核要点3.认知本文主要以行为、对话刻画性格的人物描写:本文主要以行为、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在再三弹铗的情节中,三次弹铗是行为描写,但三次的不同要求用语言来表达,表现了冯谖不甘屈

2、居人下和善于计谋的性格特点,孟尝君的行为和语言描写则表现了他宽容大度、礼贤下士。在“烧券市义”的情节中,对两个人都有行为、语言的描写,则表现了冯谖的智慧和孟尝君的目光短浅。在“游说梁王”的情节中,对冯谖的行为和语言描写则表现了冯谖的足智多谋,善于巧妙利用诸侯之间的矛盾(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的矛盾)为孟尝君夺回权利。在求“立宗庙于薛”的情节中,则只写了冯谖的一句话,却表现了他善于利用宗族关系中宗庙之重来保护孟尝君的政治地位,而孟尝君则只有言听计从的份了。《冯谖客孟尝君》考核要点4.理解本文主要采取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展现冯谖的形象: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

3、法。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餍足的小人。但当孟尝君召人收债时,他自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在孟尝君失势就国看到“市义”的奇效后,冯谖又作出了更远的谋划,为盂尝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从此高枕无忧,长保荣华富贵。由此可见,冯谖起初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情节;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人胜的效果。《冯谖客孟尝君》考核要点5.说明本文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整体构思艺术:文中通过写冯谖由“贫乏不能自存”到三次“弹

4、铗而歌”,由焚券市义不被理解到孟尝君说“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再由“有一窟”到“复凿二窟”的成功,保证了孟尝君“为相数十年”,在整体结构上一波三折,使全文波澜迭起,姿态横生,达到了引人人胜的艺术效果。《冯谖客孟尝君》真题链接1.下面文章中,用“狡兔三窟”这一成语来寓意巩固权力根基的是(D)A.《秋水》B.《论毅力》C.《垓下之围》D.《冯谖客孟尝君》2.《冯谖客孟尝君》中体现的孟尝君的基本性格有(AB)A.礼贤下士B.宽容大度C.目光短浅D.精明强干E.深谋远虑3.《冯谖客孟尝君》开始写冯谖“无能”、“无好”、“贪而不知足”,后面却通过“署记收债”、“焚券市义”、“营谋三窟”来

5、表现他的超人才干,这种表现手法是(C)A.一波三折B.前后对比C.欲扬先抑D.铺垫反托《垓下之围》考核要点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项羽的性格特征:本文所表现的项羽是一位悲剧英雄形象,他的性格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英勇无比,能征善战,知情重义;二是不善用谋、不善用人、只爱逞匹夫之勇,导致众叛亲离、最后由强而衰、走向失败,却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换言之,就是军事上智商高、政治上智商情商都低。《垓下之围》考核要点2.理解司马迁对项羽的历史评价:司马迁作为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客观地、辩证地评价了项羽。他不以成败论英雄,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

6、下的致命错误。项羽致命错误是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他不读书、不师古,背信弃义,违背了历史的潮流。《垓下之围》考核要点3.概括文中的三个场面描写及其表现作用:本文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这三个场面的描写各有特色。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并用,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同时也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在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说到做到,用行为描写展露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同时也表现出他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在自刎乌江一场中,他愧见江东父老,宁死不辱,以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揭示了项羽

7、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垓下之围》考核要点4.指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表现作用:司马迁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加入合乎情理的细节描写,以刻画人物性格。“虞兮虞兮”的悲歌,成为“霸王别姬”的典型情节。“天之亡我”在项羽口中先后三次重复出现,充分表现出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嗔目而叱”,吓退汉将杨喜数里,在失败关口仍见出项羽的英武气势。将宝马赠予乌江亭长,既是对亭长好意的报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