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检查方法

骨伤科检查方法

ID:22271072

大小:66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8

骨伤科检查方法_第1页
骨伤科检查方法_第2页
骨伤科检查方法_第3页
骨伤科检查方法_第4页
骨伤科检查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伤科检查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床检查法本章共6节。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是:了解人体各关节的运动的正常活动范围,肢体力线、长度和周径测量,以及放射性核素骨扫描、骨关节超声检查的原理及其在骨伤科临床的应用。熟悉四诊的基本内容,各部特殊检查方法、神经功能检查方法、X线常用检查方法及CT、MRI的原理及其在骨伤科临床的应用。掌握损伤的症状及体征、骨疾病的症状体征的检查方法,重点是掌握问诊、局部望诊及触诊常用方法,各种检查方法的正确操作方法及提示的诊断信息。深刻领会四诊合参、辩证论征是思想内涵,正确运用临床技能的能力,培养建立诊断思想能力。中医骨伤科学是以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防范为研究范畴,根据致病因素的不

2、同,大部分为损伤性疾患和筋骨关节疾病两大类。骨伤科诊断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结合临床骨关节、肌肉、神经检查和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将搜集到的临床资料作为依据,按病因、部位、伤势、病性等进行分类,并以脏腑、气血、经络、皮肉筋骨等理论基础,根据其内在联系,加以综合分析,作出诊断。在骨伤病的辩证过程中,既要有整体观念,重视全面的检查,又要注意结合骨伤科的特点,进行骨关节局部检查。骨与关节检查是诊断骨伤科疾病的最基本手段,是发现临床客观体征的重要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的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诊断。骨伤科检查是发现患者有无骨与关节病变,及病变部位、性质、程度等的重要方法。检查

3、时应注意:①检查务求认真仔细还要有整体观念,避免误诊、漏诊;②检查时要与正常解剖和运动机能相对比,通常使用与健侧对比法;③局部检查要从病变以外的区域开始,先检查健肢或症状较轻的肢体,对小儿患者更应如此,以免小儿因疼痛拒绝检查;④检查时要注意室温,尽量充分暴露受检查部位,女患者应有女护士或家属陪同;⑤有些骨科情况如畸形、肿瘤应该绘图,比用文字描述更为简明易懂。检查时还应注意不可一味的侧重于骨科检查,而忽略了影响生命的病因。第一节关节运动检查一、视诊(一)一般性视诊检查应对患者的各个侧面和各种不同体位进行观察。包括发育、营养、身材、体型和姿势等。仔细观察躯干和四肢的姿势、轴

4、线,以及步态;四肢是否对称、患部有无肌肉萎缩、脊柱生理弯曲有无改变;有无痉挛、肿胀、包块、分泌物及其性质以及局部包扎固定的情况;皮肤色泽、出汗多少、有无畸形等。仔细观察需要检查的关节,要特别注意以下5点:1.有无肿胀如果有肿胀,肿胀是弥散的还是局限的?如果肿胀是弥散的,观察肿胀是局限于关节还是超过了关节,如果肿胀局限于关节,那么肿胀的原因可能是:(1)过量的滑液(渗出液):如外伤或其他非化脓性炎症(风湿性或骨性关节炎等)(2)出血(关节积血):如近期发生的急性损伤或放血异常;(3)脓液(化脓性关节炎):如急性化脓性感染等引起。若肿胀跳过了关节区域.其原因可能为肢体的感染

5、、肿瘤。淋巴和静脉回流异常等。如果是局限性肿胀,应注意肿胀的位置以及其下方的结构,因为这有助于提供肿胀的可能原因和鉴别。2.有无擦伤擦伤则提示可能有外伤,外伤可以是冲击伤、重力伤或其他的速度伤。3.有无皮肤的颜色的改变或水肿这些通常是外伤或感染的局部反应。4.有无肌肉的萎缩肌肉萎缩的一般是有疼痛或其他的机能不全或肌肉的神经改变等引起的失用性改变。5.有无任何形态或姿势的改变,或有无肢体短缩许多原因可能造成形态和姿势的改变,(包括先天性异常既件的外伤、骨的矿化紊乱和损坏性关节疾病):如果有这些异常应该加以注意,以便在以后的检查中洋细了解有关的情况。(二)步态检查步态是指患

6、者在行走时的姿势、步伐、足印的形态等。通过步态检查,不仅说明其下肢是否正常,也反映全身运动是否协调。步态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及血管系统等有密切关系。1.步态检查的内容(1)步行方向:是指左右足印之间中点的连线,观察此线是否与检查者指定的方向一致,有无偏斜。在前庭系统疾病、小脑共济失调时,此线偏斜或不成直线。应分别检查前进、后退、闭眼、睁眼时的步行方向。(2)步行宽度:即足印的足跟内侧缘至步行方向的距离。髋关节后脱位、膝内翻等病变时,此距离变大;在膝外翻、偏瘫等病变时,距离变小。(3)步行角度:即足印与步行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度,正常人约为15°。角度过大,称外八字脚,可见于

7、膝外翻、股骨头骨骺滑脱等。角度过小,称内八字脚,可见于膝内翻、髋关节后脱位、平足症、偏瘫步态、剪式步态等。(4)步行长度:即同一足前后两足印足跟之间的距离。在一侧下肢短缩、偏瘫等步态时,此长度缩小;在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及小脑共济失调时,此长度变长(图6-1)。图6-1步行方向、角度、宽度与长度2.正常步态:正常人行走时的步态,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足跟接触地面开始,过渡到第5跖骨头、第1跖骨头触地,一直到脚趾离开地面,这一段时间称为触地相;第二阶段是从脚趾离开地面到足跟再次着地的这段时间,称为迈步相。在一定时间内双足同时着地,称为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