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诗集序-姚鼐-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荷塘诗集序-姚鼐-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ID:22272016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荷塘诗集序-姚鼐-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1页
荷塘诗集序-姚鼐-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2页
荷塘诗集序-姚鼐-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3页
荷塘诗集序-姚鼐-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4页
荷塘诗集序-姚鼐-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荷塘诗集序-姚鼐-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荷塘诗集序

2、姚鼐

3、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荷塘诗集序

4、姚鼐

5、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荷塘诗集序姚鼐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广矣,远矣;而偶发之于诗,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曰善为诗也。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黄鲁直之伦,忠义之气,高亮之杰,道德之养,经济天下之才,舍而仅谓之一诗人耳,此数君子岂所甘哉?志在于为诗人而已,为之虽工,其诗则卑且小矣。余执此以衡古人之诗之高下,亦以论今天下之为诗者。使天下终无曹子建、陶渊明、李、杜、韩、苏、黄之徒则已,苟有之,告以吾说,其必不吾非也。适来江宁

6、,识泾阳张君。君以累世同居义门之子,负刚劲之气,兼治烦之才,虽为一令,廿余年屡经踬起,而志不可抑,今世奇士也。而耽于诗,该事道途之闲,不辍于咏。出其诗示余,余以为君之诗,君之为人也。取君诗与比之子建、渊明、李、杜、韩、苏、黄之美,则固有不逮者,而其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则与古人近,而于今人远矣。夫诗之至善者,文与质备,道与艺合;心手之运,贯彻万物,而尽得乎人心之所欲出。若是者,千载中数人而已。其余不能无偏:或偏于文焉,或偏于质焉。就二者而择之,愚诚短与识,以为所尚者盖在此而不在彼:惟能知为人之重于诗者,其诗重

7、矣。张君殆其伦欤!注:张君:张五典,字叙百,号荷塘,荷塘诗集的。义门:仁义之门,封建社会特指以孝义著称,数代同堂而和睦相处的家庭。治烦:治理政事。5、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子瞻、黄鲁直之伦伦:类,辈B、其诗则卑且小矣卑:品位低C、而耽于诗,该事道途之闲耽:耽误D、则固有不逮者逮:到,及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使天下终无曹子建……苏、黄之徒则已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廿余年屡经踬起,而志不可抑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C、若是者,千载中数人而已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或偏于文焉吾闻庖

8、丁之言,得养生焉7、对原文内容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全文看来,反复强调了道德修养对创作的重要性。B、第一段末以反问的方式突出了子建等人的道德、才能之高,强调为人对于为诗的重要。C、认为泾阳张君的诗虽比不上子建等人的诗作,但其诗清雅逸人,显现出胸中高尚坚贞的情操,而没有世人庸俗、高傲的情态,这一点与古人接近,而与今人相比则离得很远。D、认为达到高层次的诗人,其诗必是文辞和内容兼备,道理与手法相合的。8、翻译。(10分)①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3分)②苟有之,告以吾说,其必不吾非也。(3分)③惟能知为人之重于

9、诗者,其诗重矣。张君殆其伦欤!(4分)9、下列用“/”给文中画波良线部分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孟子·梁惠王》)B、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C、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世间》

10、D、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5、C(耽:沉迷)6、D(A项之:代词,这;助词,取独。B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C者:代词,的人;代词,这样。D焉:句末语气助词。)7、C(对“世俗脂韦”和“于今人远矣”理解有误。)8、①古代擅长写诗的人,是那些不自认为是诗人的人。(3分,注意“自命”、判断句式)②如果有的话,把我的主张告诉他们,他们一定不会认为我不对。(3分,“苟”、状语后置、宾语前置、“非”)③只有能够懂得做人比写诗重要的人,他的诗才是好的(有分量或厚重的)。张五

11、典差不多是这一类人吧。(“于”及介宾短语后置,“重”、“殆”“伦”,4分)9、B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附参考译文:古代善于作诗的人,不会自命为是诗人的。他们胸中所储藏的,是很高,很广阔,很深远;偶尔抒发在诗上,诗也同时变得高、广阔并且深远了,所以说是善于作诗的。曹子健、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苏轼、黄鲁直的这类人,是有忠义的气节,高亮的节操,道德的修养,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人才,一生也只是称之为诗人,这样的人怎么会甘心呢?立志只是要成为诗人,作的诗虽然工整,但诗是很卑微,肤浅的。我拿这个来衡量古人诗的高低上下,也来评论当今的诗

12、人。即使天下始终没有曹子健、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苏轼、黄鲁直之类的人也就算了,假如有,把我的观点告诉他们,他们一定不会说我的观点不对。我来到江宁一带,结识了泾阳的张五典。张君世代同堂和睦相处,一身刚劲的气概,并有着治理政事的才能,虽然只是一个县令,20年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