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超细超长育种目标的研究

基于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超细超长育种目标的研究

ID:22273636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基于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超细超长育种目标的研究_第1页
基于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超细超长育种目标的研究_第2页
基于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超细超长育种目标的研究_第3页
基于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超细超长育种目标的研究_第4页
基于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超细超长育种目标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超细超长育种目标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超细超长育种目标的研究----生产管理论文-->第一章文献综述1.1引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生物科学技术、纳米技术、企业管理等的进一步发展及交叉融合,促使它们飞速向前发展,成为科学技术的新高潮[1-2]。农业信息技术是基于互联网、软件、数据库和3S(RS,RemoteSensing;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应用于动植物的生产与管理、畜禽饲料配方、食品安全与加工和

2、财务分析等方面[3-4]。动物育种技术、科学生产管理以及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与计算机紧密的融为一起。生产管理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由个别生产管理发展到系统生产管理、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因此,动物育种和生产管理离不开计算机技术、遗传育种理论、营养饲料技术、企业管理等学科。实现动物遗传育种和生产管理的最优化,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个桥梁[5-6]。动物育种生产管理从单一的育种分析、饲料配方等模块已经发展到生产管理、产品溯源以及全产业链的应用。因此,育种与生产管理是将遗传育种理论、营养饲料技术、饲养管理、卫生防疫、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等

3、技术的一个总和。......1.2家畜家禽育种生产管理系统的研究应用现状家畜家禽育种、生产、饲料和效益等数据录入数据库(Database),再应用计算机程序对单性状育种值、多性状综合育种值、近交系数、群体遗传进展、饲料配方、效益分析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将最终结果反馈给决策者,来提升家畜家禽育种的效益。育种和生产管理系统己经应用到家畜家禽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饲养管理、疾病诊断等各个方面,集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应用和共享数据为一体的工具[7-8]。随着Inter的广泛应用,通过相关网站可便捷地获取畜牧业信息,如中国

4、种猪信息网(.chinase)[10]。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实现辅助绒山羊育种[11-12]。吴刚等开发了新疆绒山羊育种系统[13]。通过对畜禽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疾病诊断、环境卫生以及畜禽场管理建立相应的模型,再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动物的行为、生理以及代谢等过程进行全面的定性定量描述,从而提高育种、生产效率以及提高饲料利用率[14-15]。1.2.1遗传育种方面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约有20多个物种近400多个品种,保存这些遗传资源的问题迫在眉睫,它们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种质资源[16]。因此,于希江等通过计算机技术管理畜禽

5、遗传资源,可反映畜禽遗传资源的情况[17]。家畜家禽育种值是选择种用家畜家禽主要的依据,家畜家禽的育种成果与畜禽的遗传参数和育种值的计算有很大的相关。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C.R.Henderson,在1948年提出BLUP发即最佳线性无偏预测,该方法能通过个体性状表型值和系谱信息计算该个体的育种值(BreedingValue),此方法能显著提高育种的遗传进展(GeicAdvance),它估计育种值误差与方差最小、可减小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偏差等的特性,是主要的畜禽遗传评定方法。通过BLUP法动物模型对绒山羊抓绒后体重和产绒量

6、进行育种值估计,研究表明动物模型比利用个体表型值法更加准确[18-19]。Lane开发了奶牛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通过收集奶牛产奶记录,能对奶牛繁殖的遗传参数进行估计,Molina也开发出肉牛育种系统[20-21]。张勤主持研究的猪场数据管理和育种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猪个体信息及性能测定数据与遗传参数分析,可进行种猪遗传综合评价、遗传进展分析、选种选配方案的制定和输出各种分析报表。......第二章基于RFID射频识别的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研究中国绒山羊遗传资源较丰富,但是绒山羊的遗传育种、营养饲料和生产管理等结合不紧

7、密且较为落后等,阻碍了中国绒山羊业的发展。目前,大多育种场采用纸制记录资料,这使得管理资料耗费大量人力,且也不利于对育种、生产管理、防疫和效益等情况进行及时汇总和分析[92,94]。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是畜牧业发展的趋势[95-96],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绒山羊辅助育种[11-12];运用数据库和服务器构架等技术开发了基于互联网(Internat)的新疆绒山羊育种系统[97]。尽管如此,育种管理系统在绒山羊上的应用仍较落后,数量遗传学(QuantitativeGeics)的发展为育

8、种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育种值估计对个体单个性状或者个体多个性状进行选择,通过计算性状的遗传参数对群体遗传进展进行分析和近交系数的计算,从而进行制定配种方案,实现科学的种用价值的评定和育种方向的确定。在绒山羊饲养管理、联合育种、营养、疾病防控、效益等功能方面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运用。因此,本研究运用动物管理和数量遗传理论与信息技术,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