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

ID:22278127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_第1页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_第2页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_第3页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_第4页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是德治的基本内容。语文学科富含的德育素材,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不应忽视语文教学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作用。本文试从语文教学对道德培养的作用及其基本途径两个角度加以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道德  :G623.2:A    ChineseTeachingandMoralEducation  QIANYuping  (LiteratureSchool,AnhuiNormalUniversity,oraleducationisthetraditionaleducationmodeofourcountryandthebasiccon

2、tentsofrulebyvirtue.Chineseloadsinabundantmoraleducationmaterial,theChineseteachingshouldalsovalueandcarryonthedevelopmentofthemoralsattainmenttostudentsoraleducationanditsbasicpathfromChineseteaching.  Keyoral    0前言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现代化进程在最先进的国家既带来了组织和分工的严密,也带来了人群内部的感情荒漠”,①中学生们面对着更多来自多种途

3、径和形式,各种不同价值观的文化的冲击。这对我们学校教育提出了新挑战,也为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1语文教学对道德培养的作用  1.1语文教学的价值功能与道德培养  语文学科有着“培养理解和运用本国、本族语言文字能力的学科,以培养听说读写为主要任务,并通过语文教学进行德育、美育和训练思维。”的价值功能,它实际上是将语文学科的价值功能从总体上分为两条:一是使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二是使学生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发挥语文的德育教化和审美功能。②“语文教学负有语言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重任务,并要求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③中学语文教学以语言教学为主要

4、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它最基本的学科特征,但语言对于人们的作用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事实上它与人的所有活动都密切相关。语言不仅是人的思想和感情的直接反映,同时也会对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1.2语文教学厚重的人文内涵与道德培养  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是由语文学科的人文特质决定的。④“文以载道”,“文学即人学”,作为基石性的语文教学,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其终极关怀应该是丰厚的人文情趣和人文素养。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挖掘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的人文内涵,潜移默化地感染、激励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使他们最终形成正确的

5、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另外,由于现代传媒的丰富,一些影视作品、X络文化、外来文化中低俗思想对青少年的道德观和审美情趣产生冲击。因此,语文教学中更应该挖掘优秀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中的矛盾和困惑,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1.3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情感与道德培养  考察道德培养的过程,其发展轨迹就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互动过程中,促使道德学习的主体最终由他律走向自律,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在这一互动过程中道德情感起着把二者连接起来的桥梁作用,因此,道德培养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否则将会造成学生的“知”“行”分割的现象,使道德培

6、养停留于最初的“顺从阶段”,而不是“内化”为一种崇高的觉悟和道德品质。  语文教学提供了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诸多契机。思想政治课中的道德培养是以显现的素材和信息,对学生进行理论的剖析和讲解。而语文教学则是以隐含的信息方式来传递,即借助于优秀作品所提供的感性直观的生命情境、生命个体,使学生能动地参与到对生命不同面向的思考和情感表达,来触动学生内在最真实的自我。  1.4语文教师人格的示范作用与道德培养  “亲其师,信其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先哲圣贤的话足以证明:教学中的道德培养,为师者优秀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

7、作用,这是教育的共性,而非语文教学所独具。  2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2.1发挥语言教育的德育作用  语言教育即“母语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发展意识和语言文明意识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的。语(下转第149页)(上接第137页)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应局限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字、词、句及修辞、标点符号等的使用规则,还要通过这些教学活动使学生体会祖国语言的优美、简炼、深刻、传神。  2.2充分挖掘教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