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高的途径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高的途径

ID:22284278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8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高的途径      _第1页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高的途径      _第2页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高的途径      _第3页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高的途径      _第4页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高的途径      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高的途径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高的途径----幼儿教师怎样写论文-->教学反思能力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教师借助反思可以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符合教学规律和幼儿的学习规律,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是改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教学反思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园教师队伍从年龄到专业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差距,作为幼儿园管理者,为了帮助每位教师都能在教学反思中实现自我发展,我园在管理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一、分层管理,提出反思重点基于我

2、园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我们认为对教师的管理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对教师的评价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样做,不科学,也不公平,同时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于是,我们以工作年限为基本把教师划分为“新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三个层次,对教师进行分层管理。1、工作5年以下的为“新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能借鉴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熟悉教学与教育内容,了解并掌握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及要求,具有保教并重的意识,能把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自己尽快适应、熟悉所承担的工作”。2、工作5~15年的为“合格

3、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改进教育方法,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具有参与科研的能力”。3、工作在15年以上的则为“骨干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不断总结与深化自己成功的教育经验,形成并创立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使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传播先进的教育经验,力求使自己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当然,年限的划分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最后由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发展需求来选择接受相应层次的管理,并可以在工作的实践和适应中进行再次选择和

4、调整。对教师进行分层管理后,为了提高不同水平教师的反思能力,我们进一步提出,不同层面的教师在反思时应有不同的侧重,比如:“新教师”的反思重点是“依据幼儿的表现判断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有效,并提出改进措施(是什么)”;“合格教师”的反思重点是“能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客观的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什么)”;“骨干教师”的反思在合格教师基础上强调了“教师通过判断活动价值、分析幼儿行为表现,制定有效指导策略(怎么办)”。我们把撰写反思笔记纳入教师日常工作,这样反思就成为教师每日的必做工作,也逐渐成为教师的

5、工作习惯。同时由于不同水平的教师在反思时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有利于增强教师反思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也就提高了反思的实效,较好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二、分层指导,拓宽交流空间我们在指导“新教师”做反思笔记时,首先是以培训的方式帮助教师明确反思的基本格式,然后让教师用这样的格式结合自己的工作写反思笔记。教师最初写笔记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知道反思什么,所反思的内容可供今后积累、借鉴、运用的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组织“新教师”一起讨论:“到底什么是值得积累的?反思什么是对我们今后工作和自身发展有帮助的?”为了避免讨论结

6、果的空洞、抽象,我们会为“新教师”提供一些比较好的反思笔记,这样教师在发现别人优势的过程中,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教师再结合实践写。出现个别问题个别沟通,出现典型问题就集体讨论。通过这样的反复交流和研讨,“新教师”会逐步增强“依据幼儿表现判断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有效”的意识和水平,并向“合格教师”发展,逐渐关注“影响教育行为是否适宜的原因”,并尝试改善。在结合教师实践对教师反思能力进行指导时,我们首先是从教师活动计划入手。因为我们“新教师”、“合格教师”基本上是先交计划的,这样我们在教师实施计划之前

7、,对教师想做什么活动、想怎么上这个活动就能有所了解。有两种情况是需要我们有目的进班指导的:一种是教师的活动设计得较好、想得比较全面;一种就是计划中问题很明显,但教师自己意识不到、也很难讲通的。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要在活动结束后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如果是前一种情况,我们交流的重点会放在和教师一起挖掘活动的亮点,帮助教师理解这个活动好在哪里,并进一步探讨怎样做可以更好。如果是后一种情况,我们交流的重点会放在对出现问题的分析上。由于这样的沟通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所以教师能比较好地认识到问题的存在。通过和教师一

8、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改善措施,可以引导教师尝试将研究幼儿、研究学科、研究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经过这样面对面的交流,教师写反思时就会言之有物,写反思的过程,也就成了再思考、再提高的过程。对于水平相对较高“骨干教师”,我们则采取团队研究和适时引领相结合的办法,对一个问题进行集体反思。由于大家水平接近,可以形成较为浓郁的研讨氛围,在这个氛围之下,相互质疑,进行思维碰撞。如果出现争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