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发达国家的行政垄断及其启示

试论发达国家的行政垄断及其启示

ID:22284781

大小:47.59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28

试论发达国家的行政垄断及其启示_第1页
试论发达国家的行政垄断及其启示_第2页
试论发达国家的行政垄断及其启示_第3页
试论发达国家的行政垄断及其启示_第4页
试论发达国家的行政垄断及其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发达国家的行政垄断及其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拭论发达国家的行政垄断及其启示摘要:发达国家历史上存在行政垄断,近现代也存在行政垄断。发达国家的行政垄断具有临时性、阶段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并与其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联系密切。各国行政垄断的形式和内容、政府对竞争行为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社会公平,并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本国民族利益,这是政府是否和如何干预市场竞争和市场活动的前提和出发点。关键词:行政垄断,经济效率,民族利益有市场就有竞争,就有和竞争相对应的垄断。形成垄断的原因很多,其中政府的政策也会在

2、市场中形成进入壁垒;企业、经济组织等会在经济活动中实施垄断行为,成为垄断的主体,国家机构或政府出于某种目的以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市场竞争进行禁止、限制或妨碍的现象在经济生活中也很普遍,因而国家机构或政府也可以是垄断的主体。行政垄断就是国家机构或政府运用公权力对市场竞争的禁止、限制、排斥或妨碍。本文试就发达国家的行政垄断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行政垄断的研究及反垄断实践有启示作用。一、发达国家存在行政垄断一般来讲,违背法律和既有商业习惯的各种限制竞争行为(如囤积垄断)常常受到法律的惩罚和社会公众的谴责而

3、由国家主导的、在实质上也是禁止、限制或干扰自由竞争的行为在历史上却并不少见。在欧美国家的历史上,并非所有有关市场、竞争的法律政策都一定是“反垄断”,或者是“反不正当竞争”的。相反,维护垄断和限制竞争的法律和政策在西方国家也很普遍。(一)发达国家历史上的行政垄断在英国历史上,国王利用国家权力垄断市场的种种表现在《国富论》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也正因为这样,亚当•斯密对当时的社会制度猛烈抨击,要求建立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当时的英国政府为了本国的呢绒生产能有绝对的优势,在1258年就颁布了法令,明确规定:英

4、国生产的羊毛必须在国内加工生产,不准买给外国人,人人都必须穿用本国织造的呢绒。德国作为欧洲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政权长期由具有浓厚封建残余势力的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把持,这些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经常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限制自由竞争。例如,在德国统一之初,“铁血宰相”俾斯麦就制定了限制自由贸易的法令,禁止国外商人进入德国从事贸易,以保证德国容克地主和由容克地主转变而成的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政府给予某些企业在特定区域生产、出售产品的垄断权,限制其他企业参与竞争的情况也很普遍。英国、荷兰、法国等国在十七世纪

5、先后在印度建立了各自的“东印度公司”。这些公司都拥有国家通过法令所赋予的“专营贸易”的特权。直到18世纪,这些专营特权才有所松动。发达国家在倡导贸易自由主义的同时,也都依然实行各种保护政策,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输人,以保护本国的企业和产业。(二)发达国家近现代的行政垄断到了近现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法制的健全,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崇尚自由竞争,但由政府所实施的运用公权力对市场竞争的禁止、限制或妨碍行为依然存在,只是形式、程度和内容有所变化而己。1.实行国有化运动,借助政权力量促进市场集中,设置市场障碍

6、。如英国在1921年,政府通过法律将在战前就已走向垄断化的铁路业进一步合并为四个垄断组织。这四个垄断组织控制了全国铁路运输的95%。在国家的干预下,采煤业、纺织业也都先后形成了垄断的局面。在1945年开始的英国第一次国有化运动期间,英国政府通过法令强制性地收购非国有企业的资产,把一批分散的小型私有企业组织成少数大型国有企业。通过英国银行法、煤业国有法、民用航空法、电力法等法令将这些产业收归国有。1975—1980年的第二次国有化期间,国有化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包括汽车、船舶、机床、火箭、电

7、子宇航等部门。如由国内最大的19家造船公司组成的国有英国造船公司,控制了全英商船的98%。一战以前,德国政府就系统地把利润丰厚的军事订货分配给各垄断组织,国家规定高额关税,给予出口津贴,帮助垄断组织对外倾销商品,德国政府先后颁行了许多容许甚至鼓励卡特尔和辛迪加组织发展的法令,还以专门的法律来加强垄断组织的势力。第一次大战前夕,从备战要求出发,德国政府拥有44个最大的矿山、12个大钢铁企业、24%的发电设备和20%的制盐生产,80%以上的铁路线也由国家经营。在德国,1922一1930年,国家拥有几乎全

8、部铁路、大部分发电和炼铝能力、2/5的制盐和炼铅生产,以及一部分煤炭生产和机器制造。纳粹上台后,为了推行国家统制经济,于1933年制定了(强制卡特尔法),大大推动了卡特尔组织在德国的迅猛发展。直到1957年,德国才制定了(反限制竞争法)。政府通过大规模国有化在市场集中方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许多基础设施产业如通信、自来水、铁路、煤气和电力成为百分之百的国有垄断行业。发达国家的国有化运动实际上是形成和保护垄断,抑制竞争,扭曲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这些大企业也不是在竞争中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