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感觉器官实验教案

实验九感觉器官实验教案

ID:22286218

大小:72.9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8

实验九感觉器官实验教案_第1页
实验九感觉器官实验教案_第2页
实验九感觉器官实验教案_第3页
实验九感觉器官实验教案_第4页
实验九感觉器官实验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九感觉器官实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生理专业班级14级五年高护1-6班13级五年影像1-2班、药学班授课教师李洁授课序次9授课类型实验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九次实验1、瞳孔对光反射与近反射2、色觉检查3、视力测定4、声波传导途径0的要求1、学会瞳孔对光反射和近反射视力及色觉的检查方法。2、比较气导、骨导的听觉效果,初步学会鉴别听力障碍的方法。重占y、、、与难点重点:瞳孔对光反射。难点:气导与骨导实验。方法讲授、示教、练习、讨论、总结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新教材《生理学》第一版彭丽花主编。2、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生理学》第二版马晓飞主编。教

2、案续页教学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瞳孔对光反射和近反射一、实验目的学会瞳孔对光反射和近反射的检查方法。讲授及二、实验原理:眼受光线刺激或看近物时瞳孔缩小,属于瞳复习相孔反射。前者为瞳孔对光反射,是双侧的。检查瞳孔对光反射能关理论了解包括中脑在内的反射弧是否正常。5分钟三、实验用品:手电筒四、实验步骤:1、瞳孔对光反射:(1)受检者坐在较暗处,检查者观察两眼瞳孔的大小,后用手电筒照射受检者一眼,立即可见受照眼瞳孔缩小(直接对光反射);停止照射,瞳孔恢复原状。(2)用手沿鼻梁将两眼视野分开,再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眼睛,观察另一眼瞳孔的变化(也缩小,此称间接对光反射,又称互感性对

3、光反射)。2、瞳孔近反射:受检者注视正前方5m处某一物体(但不要注视灯光),检查者观察其瞳孔大小。告诉受检者,当物体移近时练习必须H不转睛地注视物体。然后将物体迅速地移向受检者眼前,15分钟观察其瞳孔是否变小,并注意两眼球会聚现象。讲授及复习相关理论5分钟练习15分钟讲授及复习相关理论5分钟色觉检查一、实验目的检查眼的辨色力,学会检查方法。二、实验原理:色盲是巾于视网膜中缺乏某种视锥细胞引起,可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全色盲只辨明暗,极少见;部分色盲中的蓝色盲也罕见,红绿色盲常见。可用色盲检查图查出患者。三、实验用品:色盲检查图。四、实验步骤:1、色盲检查图种类多,在

4、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2、在充足均匀的自然光线下,检查者逐面翻开检查图,让受检者尽快读出数字或图形,注意回答正确与否,时间是否超过30秒。偌若右误,应按说明进行判定。五、实验结果:1、正常:能正确而迅速辨认所有色盲检查图。2、色盲:能正确辨认示教图,但对其他图不能读或异读。3、伪色盲:错读示教图。视力测定一、实验目的学会视力测定方法,理解其测定原理。二、实验原理:正常眼分辨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此时的视角大约等于1分度,则认定该眼具有正常视力。在标准对数视力表上5.0行的“E”字符号,在距5米处看,其每一笔画的宽度和练习25分钟讲授及复习相关理论5分钟练习15分钟

5、每两笔画间空隙的宽度各形成1分度视角。所以能正确辨认这一行的字符,就表明此时能分辨的视角等于1分度,具有正常视力。三、实验用品:视力表、指示棒、遮眼板及米尺。四、实验步骤:1、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均匀的墙上,受试者在距离5米的地方测试。视力表上第10行(5.0)与受试者的眼在同一高度。2、受试者用遮眼板遮住一只眼,两眼分别测试。3、检查者用指示棒从上向下,逐行指示表上字符,每指一字,令受试者说出或以手指表示字符缺口方向。受试者能看清楚的最后一行字符首端的数字为该眼的视力值。声波的传导途径一、实验目的比较气导、骨导的听觉效果,初步学会鉴别听力障碍的方法。二、实验原理:

6、正常人气导的效率大大超过骨导,但气导途径发生障碍时,骨导仍可进行,甚或加强些。借此鉴别听力障碍。三、实验用rft:音叉、橡皮锤、棉球、秒表。四、实验步骤:1、气导、骨导比较试验(Rinne’stest)2、骨导偏向试验(Weber’stest)五、实验结果:正常耳传音性耳聋神经性耳聋Rinne’stest气骨人于骨导气导企于骨导球緬,但气导大于骨导(附性)(脯生)(弱阳性)Weber’stest正中位偏向塁耳偏向毽耳五、结论:1、声波传入内耳有气导和骨导两条途径。2、正常人气导时间比骨导时间长。教案末页教学小结1、掌握神经肌肉标本的制备方法2、观察刺激与反应实验思考

7、题或作业题思考题.•1、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二者是什么关系?2、动物实验一般分为几类?何谓在体实验?何谓离体实验?本实验属于哪一类?3、如何制备一个成功的神经肌肉标本?作业:写出实验报告教学后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