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在排涝泵站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水泥搅拌桩在排涝泵站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ID:22289427

大小:8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8

水泥搅拌桩在排涝泵站地基处理中的应用_第1页
水泥搅拌桩在排涝泵站地基处理中的应用_第2页
水泥搅拌桩在排涝泵站地基处理中的应用_第3页
水泥搅拌桩在排涝泵站地基处理中的应用_第4页
水泥搅拌桩在排涝泵站地基处理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泥搅拌桩在排涝泵站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水泥搅拌桩在排涝泵站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东莞市水务技术中心广东东莞523000摘要:木文结合某排涝泵站工程实例,通过对地基处理方案的对比,选择了水泥搅拌桩方案,对水泥搅拌桩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介绍了该工程的质量控制及检验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关键词:水泥搅拌桩;排涝泵站;地基处理;应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对促进经济的发展,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排涝泵站是我国重要的水利设施,其工程建设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地基

2、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关系到工程的结构的安全。对此,笔者对水泥搅拌桩在排涝泵站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1工程概况某排涝泵站主厂房基础设计时是座落在中密卵石层上(约在高程139.830〜138.650m),基坑挖深9.47〜10.65m,占地面积约为270平方米,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十字板梁伐式基础。通过地质钻探资料,得知场地地面高程149.300m,拟建场地自上而下:高程149.300〜147.800m为硬塑粉质粘土层,高程147.800〜146.300m为可塑粉质粘土层,高程146.300〜145.800m为软塑粉质粘土层,高程145.

3、800〜143.500m为软塑砂质粘土层,高程143.500〜141.400m为粉质细砂层,高程141.400〜140.400m为中砂层,高程140.400〜138.400m为中密卵石层,下卧基岩为融县灰岩。在施工幵挖到高程141.900m(深7.4m)时的粉砂层时,基坑四周多处发生坍塌,坑壁和坑底多处发生管涌,两台6寸水泵无法抽干坑内的积水,随着坑内涌水、涌砂,基坑四周发生大面积坍塌;并且己危及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坑底还要挖除2〜3m的粉砂层(至设计基底),将会有更大的事故发生。为此,施工被迫停止。2原因分析通过分析,事故

4、发生的原因是工程所在地区地下水源丰富,当吋测得地下水位145.800m,水位差为3.90m,水力坡降较大。而粉砂层的特性是粘聚力和抗剪强度较低、孔隙比较大、透水性良好。当基坑抽水时,粉砂层中的颗粒在水力坡降的作用下,不断地向外涌出而发生渗透变形;当粉砂层中的火量砂被涌出后,土层失去支撑而造成坍塌。3地基处理3.1处理方案的选择现场对粉砂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其击数为4〜21击,以5〜16击为主,很显然,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泵房上部结构对地基的强度和变形要求,必须进行地基处理。在考虑了粉砂层的厚度较大,不宜用换土进行处理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了以下2个

5、方案的比较。3.1.1挖孔灌注桩方案基于粉砂层特性的分析,考虑到钻孔过程中泥浆不容易护壁以及塌孔后处理吋的费吋和不经济性,更主要的是鉴于汛期即将来临和工程施工的紧迫性,而放弃这一方案。3.1.2水泥搅拌桩方案经过室内水泥土试验,粉砂层土经搅拌以后能达到很好的加固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而II抗滲性能好。与挖孔灌注桩方案比较,其造价要低得多。只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进尺、喷浆量,采用全程复搅使桩身均匀,冋吋解决好桩底水泥土与下卧硬土层的结合问题,该方案完全可以满足本泵站的承载力和沉降要求。经过方案比较,决定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方案进行地基加

6、固处理。3.2水泥搅拌桩设计设计要求桩基处理到中密卵石层,并嵌入0.3m;加固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20kPa,泥土桩身强度不低于1300kPao3.2.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Rkd的确定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OGj79-9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Rkd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Rkd=ηfcu,kAp(1)Rkd=sUpl+αApqp(2)参数取值:桩径500mm,Up=1.57m,Ap=0.19625m2,qp=100kPa,s=15kPa,α=0.4,η=0.35,feu,k

7、=2300kPa,L=5m。由(1)式计算得:Rkd=157.98kN;由(2)式计算得:Rkd=125.60kN;取以上计算结果的最小值作为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即:Rkd=120kN。3.2.2面积置换率按设汁要求,经地基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sp,k≥220kPaofsp,k=mRkd/Ap+β(1-m)fs,k(3)n=mA/Ap(4)参数取值:fsp,k=220kPa,fs,k=80kPa,β=0.4,Rkd=120kN,A=16×16=256m2。由(3)式计算得:面积置换率m=0.3

8、3;由(3)式计算得:桩数n=430根。3.2.3桩位布置由于地下水位高、水力坡降大,因此为确保施工质量和提高地基的抗渗性,桩位设置如下:(1)帷幕桩:共128根,桩长7m。桩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