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富硒食用菌生产建设项目

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富硒食用菌生产建设项目

ID:22293663

大小:89.5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8

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富硒食用菌生产建设项目_第1页
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富硒食用菌生产建设项目_第2页
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富硒食用菌生产建设项目_第3页
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富硒食用菌生产建设项目_第4页
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富硒食用菌生产建设项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富硒食用菌生产建设项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源市石窝片区农建综合示范区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食用菌生产建设项中请报告万源市农建综合示范区产业发展事业部成都恒祥瑞农业有限公司2015年11月万源市石窝片区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食用菌生产建设项目一、项目概况-3-二、实施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富硒食用菌生产建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富硒食用菌生产建设项目有利条件。-7-、建设内容及规模-9六、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10七、效益分析及农民利益联结机制-12八、保障措施-14九、土地流转承包合同复印件(扫描)-15万源市石窝片区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t用菌产业项目申请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

2、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借助万源市(石窝片区)十万亩高标准农田暨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契机,依据农建综合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要求;按照国家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要求。现就万源市石窝片区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富硒食用菌建设项目申请报告如下:、项目概况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采用专业生产技术,利用农建示范区内的废弃木料、农作物秸秆及牛粪等物料进行食用菌种植,变废为宝,实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进一步促进农建示范区产业发展,发挥食用菌在资源配置、地域环境等方面上的优势,通过本项目形成本地食用菌产业布局,积极推

3、动地区农业产业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2、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石窝乡位于万源市西南部,地处通(江)、平(昌)、万(源)三县交界处,距城区99公里,全乡辖9个行政村,一个社区,88个村民小组,3450户13897人。幅员面积118平方公里,主峰小尖山海拔1332米,最低海拔牟家湾480米,平均海拔980米,气候四季分明,总人口1.6万人,现有耕地16151亩,属典型的高山农业大乡,村村通公路,距正在建设的万通高速公路出口仅15公里,由此北上京津,东到武汉,西至成都,均可指日到达。基本形成四

4、通八迗的公路运输网络,交通较为便利。3、气候及土壤条件石窝片区四季分明,雨量允沛,全年日照1704小时,年辐射总量75.7千卡/cm2,平均气温15.4°C,无霜期215天,年降水量1656mm,全村森林覆盖率>70%。山清气爽。全境位于我国三大天然富硒区,具备发展富硒特色农业的独特优势。土壤以油沙土、阳泥土、红泥土、沙泥土为主,适宜多种农作物及菌类种植,有“万源粮仓”之誉。4、社会经济概况全乡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辅助发展畜牧业、林业。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经商。农地撂荒严重,部分地区超过60%,大部分村、组均属政府精准扶贫对象。5、农田水利

5、基础设施现状目前,全乡耕地资源较为分散,无机耕规模化作业,粮食作物基本用于自给自足,解决温饱,喂养畜禽。粮食产品商业化率低下,产业化为零。抗自然灾害能力脆弱,“看天吃饭”现象普遍存在。农田水利灌溉、沼气池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5、社会资源情况基于自然条件、历史沿革等因素,历年来石窝乡一直沿袭相对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虽然在政策性扶持下,村民已解决基本温饱。但境内宝贵的生态自然环境、天然富硒农产品等独特资源无法高效利用,由于无专业农技服务队伍;无专门的农机机械服务机构;无农业信息化应用平台。新科技、新技术难以高效推广应用。本地富硒农产品无规模化有

6、机种植基地,缺乏标准、质量认证体系;土壤成分、生产环境,生态变量均缺乏有效监控措施。6、项目规划区耕地基本情况万源市石窝片区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富硒食用菌生产建设项目,涉及石窝乡番坝村、古社坪村、金山寺村、罗家庵村、松树坝村、五显庙村、小尖山村、走马坪村等77组3004户,面积21197亩。其中:土地证登记可耕地面积15694亩,未登记撂荒土地5503亩。二、实施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富硒食用菌建设项目的必要性1、提高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需要。项目区内撂荒多年的耕地已经自然生长了大量树木,在农建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部分木料作为村民生活燃料,其余基

7、本废弃。通过富硒食用菌生产建设项目实施可将其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十分必要。2、符合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通过富硒食用菌生产建设项目,可将项目区内大量秸秆、牛粪、树木枝叶等农业废弃物,充分加以利用,对本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必要。3、促进项目区旅游产业配套发展的需要项目区位于农建综合示范区内,结合示范区旅游产业规划,将富硒食用菌生产建设项目的各类产出品定位于特色土特产品,配以精美礼品包装,可将各条旅游线路的游客作为市场目标客户,突出本地旅游特色商品,增加特色旅游元素,对项目区旅游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4、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8、的需要。富硒食用菌生产建设项目将作为农建综合示范区的精品特色产业之一,与优势产业(药材、烟叶)、主导产业(粮油)形成产业三驾马车,合力助推农建示范区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