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

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

ID:22293758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_第1页
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_第2页
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_第3页
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_第4页
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王佥IJ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泌尿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摘要:FI的:评价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増生(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BPH合并OAB患者240例,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试验组给予索利那新5mg、坦索罗辛0.2mg,门服,每晚1次,疗程12周;对照组给以坦索罗辛0.2mg,门服,每晚1次,疗程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排尿期症状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

2、残余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及不良事件等。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储鉍期症状评分、Qmax,OABSS、残余鉍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排尿期症状评分、Qmax,残余尿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储尿期症状评分、OAB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排鉍期症状评分、Qmax、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均有1例急性尿潴留发生,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20.8%(25/120),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7.5%(9

3、/12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具有明显的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用坦索罗辛,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增加。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索利那新;坦索罗辛BPH是男性卜*尿路梗阻最常见疾病,BPH时常伴有卜'尿路症状(LUTS),而OAB是LUTS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尿急症状为特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鉍失禁的储鉍期症状。BPH患者多数伴有OAB的存在。目前临床药物治疗多选用α受体拮抗剂(坦索罗

4、辛)和M受体拮抗剂(索利那新)来改善病情。作者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评价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入选病例: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3月我院就诊的BPH合并OAB患者240例。年龄51〜78岁,平均67.7岁。随机平分为2组,试验组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组,对照组为坦索罗辛组,两组各120例。2.入选标准:①有生理排尿功能;②存尿闲难,尿急,尿频(日间≥8次,夜间≥2次,每次尿量<200ml);③OABSS问题3评分大于2分,总分&ge

5、;5分。④15ml/s〉Qmax〉8ml/s,150ml〉残余尿〉15mlo3.排除标准:①精神、神经功能障碍者;②膀胱颈挛缩、前列腺癌、膀胱癌、膀胱结石、尿道狭窄患者;③伴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重症肌无力、溃疡性结肠炎、严重便秘、窄角型青光眼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病患者;④近期行下尿路或盆腔手术者;⑤残余尿〉200ml⑥近期泌尿系感染者。二方法1.给药方法:患者明确为BPH合并OAB后均停用各种药物1周后开始治疗。对照组单用坦索罗辛0.2mg,U服,每晚一次,疗程12周。试验组联合给以索利那新5mg、坦索罗辛0.2mg,

6、口服,每晚1次,疗程12周。2.观察指标: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的排尿期症状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Qmax,残余尿量、OABSS,比较两组间的疗效,记录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三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以?x&plUSmn;S表示,计量资料均数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检验条件参数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见表1表1试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排尿期症状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Qmax>残余尿量、OABSS及不良事件情况比

7、较(?x±s)治疗12周后有效随访病例232例,其中试验组115例,对照组117例。试验组治疗后储尿期症状评分、Qmax、OABSS、残余尿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排尿期症状评分、Qmax,残余尿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储尿期症状评分[(7.8±1.6)分vs(12.8±2.3)分]、OABSS[(5.6±1.7)分vs(10.3±2.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排

8、尿期症状评分[(3.7±1.3)分vs(4.3±2.1)分]、Qmax[_(15.5±3.3)ml/svs(15.1±2.8)ml/s]、残余尿量[(38.6±16.7)ml/svs(26.1±8.3)ml/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