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原因分析

网络语言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原因分析

ID:22298694

大小:238.1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8

网络语言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原因分析_第1页
网络语言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原因分析_第2页
网络语言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原因分析_第3页
网络语言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原因分析_第4页
网络语言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原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语言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网络语言概况1.1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化网络语言不仅深受青年人的喜爱,中年人也知其一二,虽不是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但网络语言的渗透真是一天比一天厉害,就连老师也会在课堂上说出一两个网络词语,一来活跃了课堂上的气氛,二来也拉进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网络语言是生活中调味剂,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且地位日益提升,有从民间走向官方的趋势。网络语言在近几年如此地活跃,研究其原因、特点、发展变化确实是有重大意义的。在以往的研究中,对网络语言的特点已经有很多论述,总结起来典型的有方言化、外语化、童稚化等等。但是2

2、013年网络语言出现了新的特点,就是"成语化",越来越多的四字成语,如果你不了解其来源,单凭字面根本无法了解其意思。t匕如"啊痛悟蜡"、"不明觉厉"、"火钳刘明"等等。纵观近几年的网络新词新语,语言的简化特点越来越突出,意思也让人越来越难明白很难再单从字面进行理解,这说明网络语言也在不断发展、更新,不符合新时代网民需要的词语终将会被淘汰。网络语言的这些特点使网络语言的形式和内容都具有创新性。正是这种创新性使网络语言受到网民的欢迎。尤其是近年来“微博”的流行,使网络词语的流传更加迅捷。比如王菲和李

3、亚鹏的离婚事件就使“内什么”流行了起来,文章出轨事件让马伊琍的’'且行且珍惜"流行了起来,网络语言与我们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语言反映人生活的一切,也反应出说话人的心理。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的极端世界,他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非常的自由自在,没有现实生活中监督,没有传统的约束,因此,网络新词新语不断涌现、层出不穷,并且有从民间走向官方的趋势,网络上一些非常火的词语在春晚舞台上也受到了追捧,这说明网络词语不再是低俗无聊的代名词,它反映了现代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一

4、种幽默的生活情调。这些迅速崛起的网络语言在将来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会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网络语言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增加了我们的生活乐趣,“给力”能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说明网络语言的发展已经获得了官方的认可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语言早已不是小众语言了,已然成为了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也可以说是在见证汉语言文字的又一次重要的发展和变化。1.2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汉语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网络语言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网络语

5、言研究情况进行跨库检索,论文题目中含"网络语言"、"网络用语"、"网络词语"的文章居多,到2012年合计共5152篇。可见学界对网络语言研究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比如于根元先生先在《应用语言学概论》一书中探讨和分析了网络语言,2001年又编著了《中国网络语言词典》,收词1300多条,成为第一部网络语言词典。除此以外,呂明臣、李伟大、曹佳写的《网络语言研究》一书,揭示了网络言语交际的性质、特征和过程,分析、论述网络言语交际中的一些特有现象以及和日常言语交际的差别。关于网络语言的手册也非常多,比如商务

6、印书馆出版的《新华网络语言词典》、《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和《金山鸟语通》等等。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的视野逐渐开阔,从网络词语的研究扩展到网络语篇的分析,从语言静态的描写到对语言现象的解释,从语言本体的研究拓展到对网络语言使用者的探究,从语言学内部的研究深入到跨学科的研究,并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相关的学科结合起来。近十多年来,网络语言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一方面,研究内容相似。比如刘海燕写的《网络语言》,这本书系统阐述了网络语言的性质、语境、语体、风格和

7、规范化,网络语言的总体风貌、新词语的生成方式,网络语言与社会生活语言的关系等问题,和《网络语言新探》研究的内容有相似之处,都是研究网络词语的内在联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著作都是研究的这个内容。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界定的不确定性,宋培杰在他的《网络语言中的词汇变异》中认为网络语言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泛指在网络传播、网络交际中所使用的一切语言,包括物理技术语言和人类的自然语言;狭义的则专指网民在线交流时用的那一部分语言。百度里对网络语言的定义是"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

8、的语言形式",得到普遍认可的是前者。学界对网络语言的名称术语有所不同,如"网络用语"、"网络词语"等,从现在的研究来看,对"网络用语"、"网络词语"、"网络语言"的区分不大,鲜有人对此进行严格的区分。从研究角度来看,研究网络语言大多数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从后现代主义角度研究的比较少,在既有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王文霞的《后现代语境下网络传播对语言张力影响之研究》一文,这篇文章结合后现代语境从传播学的角度去硏究网民对语言张力的实践与影响,内容比较单一。除此之外南开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