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乔后断裂南段正断层活动特征

维西―乔后断裂南段正断层活动特征

ID:22300914

大小:75.1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8

维西―乔后断裂南段正断层活动特征_第1页
维西―乔后断裂南段正断层活动特征_第2页
维西―乔后断裂南段正断层活动特征_第3页
维西―乔后断裂南段正断层活动特征_第4页
维西―乔后断裂南段正断层活动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维西―乔后断裂南段正断层活动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西一乔后断裂南段正断层活动特征摘要:根据野外调查结果,重点阐述了维西一乔后断裂南段的活动特征。研究表明,维西一乔后断裂南段在第四纪表现出明显的活动特征,运动性质以正断层作用为主。维西一乔后断裂南段对巍山第四纪盆地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因受其影响盆地内阶地不对称发育。箐门口、佛堂村、洗澡塘探槽揭示该断裂断错了晚更新世堆积,被错最新地层14C年龄(15430±60)aB.P.,OSL年龄为(11.6±1.6)ka,表明其最新活动时代在晚更新世末期。洗澡塘村断层地貌清晰,西河II级阶地上发育高2m左右的

2、断层陡坎。根据阶地断层陡坎高度和阶地面形成年龄估算,晚更新世以来该断裂段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18〜0.32mm/a。关键词:维西一乔后断裂南段;巍山盆地;正断层;晚更新世;垂直滑动速率中图分类号:P3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6)04-0579-080引言川滇菱形块体是青藏高原东缘侧向挤出最强的活动块体,地震频繁,是活动构造研宄和地震监测预报重点关注的地区。受到华南块体的阻挡,川滇块体向南南东逃逸(图la)(李,汪良谋,1975;阚荣举等,1977;邓起东等,200

3、2;徐锡伟等,2003;张家声等,2003;张培震等,2003a,b;吕江宁等,2003;王阎昭等,2008;Shenetab2005;Wangetal,2001,Zhangetab2004)。川滇块体的西北边界金沙江断裂是一条多期活动的缝合线,第四纪时期因受青藏高原挤出运动的影响表现出右旋走滑兼逆冲性质(许志琴等,1992;邓起东等,2002),断裂中北段被认为属晚更新世一全新世活动段,第四纪右旋走滑速率为3.5〜7mm/a(唐荣昌,韩渭滨,1993;常祖峰,2015)。川滇块体的西南边界红河断

4、裂是一条大型走滑剪切带,在云南及东南亚大陆地壳演化与陆内构造变形中具有显著地位(Tapponnieretal,1986,1990,2001;Leloupetal,1993,1995),新近纪以来该断裂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运动,晚第四纪滑动速率约5mm/a,沿断裂发生多次7级左右强震(陈文寄等,1996;虢顺民等,2001;向宏发等,2004,2007;王绍晋等,2010;乔学军等,2004;王阎昭等,2008;Leloupetal,1993,1995;Tapponnieretal,1990;Socq

5、uet,Pubellier,2005;Wangetal,1998;Allenetal,1984;Schoenbohmetal,2006)。维西一乔后断裂位于川滇块体西部边缘,北接金沙江断裂,南连红河断裂,是连接南、北两条活动断裂的枢纽,因历史记载地震不显著,长期以来人们对其关注不多。而近年来研宄发现,该断裂在晚第四纪表现出明显的右旋走滑特征(常祖峰等,2014;任俊杰等,2007),且据Leloup等(1995)研究,维西一乔后断裂北段发育的雪龙山韧性剪切带与哀牢山、点苍山以及越南DayNuiCo

6、nVoi初性剪切带一起共同构成长达1000km大型初性剪切带,早新生代期间,雪龙山韧性剪切带与哀牢山一红河断裂带一起表现为大规模的左旋走滑运动(Leloupetal,1995;Tapponnieretal,1990)。在区域地质演化和新构造运动发展历史上,维西一乔后断裂与红河断裂带一脉相承,后期二者均又表现为右旋走滑运动特征,所以,维西一乔后断裂应是红河活动断裂的北延部分(常祖峰等,2016)。因此,加强维西一乔后断裂活动性研宄,对深入认识滇西北地区地震地质背景以及块体边界构造变形机制与样式具有重

7、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断裂对巍山盆地的控制作用维西一乔后断裂,北起雪龙山东麓白济汛一带,经维西、通甸、乔后,止于巍山盆地南端,走向北北西,长约280km(图lb)。大致以玉狮场、平坡为界,可将断裂分为北段、中段和南段3段。新构造运动期,北段和中段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运动,南段(巍山盆地段)则主要表现为正断层运动性质。本文根据1:5万活动断层填图和野外调查结果,重点讨论南段的活动特征。在断裂南段洗澡塘一带出露有较大面积的喜山期正长斑岩(图2)。正长斑岩等碱性岩属拉张构造环境下产生的岩浆岩与北部剑川盆地

8、出露的粗面岩属于同一时代,表明自喜山期以来这些断裂即有明显活动并具张性性质。2探槽揭示的断层活动特征2.1箐门口探槽探槽剖面位于巍山盆地西缘基岩山体与盆地的交接部位(图4a,b),该剖面为中石油输油管道施工作业所挖,宽6〜8m,深5〜7m,长数千米(图4)。断层破碎带宽5〜6m,上盘为晚更新世晚期坡积层,坡积物质松散,下部采集14C样品,其测年结果为(15430±60)aB.P.(美国BETA实验室),属于晚更新世晚期堆积(图4c〜d),表明断层在晚更新世晚期曾有活动。断层表现为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