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练”的化学教学探讨

“读思练”的化学教学探讨

ID:22304625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读思练”的化学教学探讨_第1页
“读思练”的化学教学探讨_第2页
“读思练”的化学教学探讨_第3页
“读思练”的化学教学探讨_第4页
“读思练”的化学教学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思练”的化学教学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思练”的化学教学探讨  “读思练”的化学教学探讨  ——探究《水的组成》  重庆市石柱县西沱初级中学校彭朝荣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在新课程标准下积极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和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是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与学习方式。它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也意味着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探索与交流必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勤于练习,这种‘读、思、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评;拓展思

2、维  探究性学习是在新课程标准下积极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和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是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与学习方式。  一、在《水的组成》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即知识目标是:(1)认识水的组成;(2)掌握单质、化合物、分解反应、物质的分类等基本概念。能力目标是:(1)了解人类认识的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是:(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过程中体会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实践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二、在教学过程中,首

3、先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思考与交流活动  (1)查阅资料(老师在课前前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分组上网查阅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①水在自然界分布在哪些位置?②水有哪些用途?③目前世界上水体的污染程度如何?④水危机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⑤目前我国政府是怎样解决水体的污染和缺水问题的?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3)学生:小组互评汇报,交流自己小组情况。  (4)教师:在小组汇报交流中注意及时点拨和纠正,并进行鼓励评价。  (5)教师:对学生汇报交流的问题归纳小结,并引出水的组成、水的测定、单质化合物等概念。  教师:在水自

4、然界广泛分布着。水不仅在于地球上的江河湖泊中,还存在于空气中,在人体和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工业上需要水,万物生长需要水,人生活需要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水就没有人类,没有水就没有世界。水的用途极为广泛,水的用途如此广大,水究竟有哪些奥秘?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  三、其次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精讲点评  (1)实验法:(电解水实验,学生实验)  实验器材:(水槽、试管,碳棒电极,电池,水)按教材的实验装置多组,学生分组进行。  教师指导:①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疏酸(增强水的导电性)。②今后同学们如果进行实验的话,不能用220伏的交流电(以防触电

5、),只可用能直流电池。③提示学生注意观察不同电极上所产生的现象。  (2)列表比较法:(电解水实验产生现象及部分结论)  生产的现象得出的结论  (3)分析推断法:  分小组讨论后得出:①水通过电解生成了两种新的单质,即氢气和氧气;②水是一种化合物,是由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分析归纳法:  分小组讨论后得出:①水的组成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知;②水是一种物质,通过电解生成了两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即氢气和氧气。  文字表达式:通电后水(H20)→氢气(H2)+氧气(02)  四、再次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思维拓展,能力升华  (1)

6、教师提问:①水这种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②水这种物质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为什么?通过老师提问学生讨论交流从而引出物质的分类、单质、化合物、物反应类型等概念。  (2)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②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③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叫分解反应。  思维拓展: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为1比2,在标准状态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由两极上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算出两极上两者气体的质量比应该是多少?  能力升华  教师提问:①实验现象包括哪些方面?②我

7、们是电解水又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①两极上有气泡产生;②在负极试管里产生的气体是正极的一倍;③正极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④负极试管中的气体能燃烧,火焰为淡蓝色;⑤在检验纯氢气时发现有尖锐爆鸣声则不纯,发出有轻微“噗”的一声则较纯;⑥检验氧气时试管口向上(说明氧气比空气重),检验氢气时试管口向下(说明氢气比空气轻)。  分小组讨论小结:实验产生的气泡形成气体的体积比、带火星木条复燃、气体燃烧的颜色、检验氢气纯的声音、检验气体时试管口的朝向,都是我们有实验时应该注意观察的,由此可知,实验的现象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

8、去留心的观察和认真的实验。  五、最后巩固训练  (1)下列物质是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排列的是()  A、水、空气、氧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