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的情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的情况

ID:22307815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的情况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的情况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的情况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的情况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的情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的情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的情况摘要: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和“三个组成部分”进行了概括,主要见诸于两篇文稿,其中一篇是于1913年3月时,为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而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和三个组成部分》,而另一篇是于1914年11月时为俄国的《格拉纳特百科同典》所写的,这篇文稿是关于《卡尔•马克思》的同条。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和三个组成部分》中说,“他的学说是产生于政治经济学、哲学以及社会主义和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而列宁的学说是这些学说的直接继续。”另外列宁还说

2、“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同时他在另外一篇文稿中又重申了“马克思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的三种主要思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同法国所有革命学说相联系的法国社会主义—的继承者和天才的完成者”。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列宁对于马克思的“三个”的概括,涉及到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的理论(特别是资产阶级古典理论)关系问题。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

3、典哲学和法国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是“当然继承者”、“直接继续”与“天才完成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马克思“严密地论证并彻底地发展”了斯密与李嘉图确立的劳动价值论,同时“继续了他们的事业”。接着马克思运用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对“用黑格尔体系的成果丰富了哲学”和“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并且将它们贯彻到底,也就是把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了对人类社会的认识方面。最后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这一学说解决了空想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并且为消灭资本主义与除旧立新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出路。然而,列

4、宁对于马克思的“三个”的概括,并没有完全符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同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也找不到相关的根据。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与古典政治经济学,这些都是属于资产阶级的理论体系,并且这些也都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初期,或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前期所出现的。对于这些理论的成就与贡献往往只同于那个时代相适应。然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属于一个新的时代,从历史任务与阶级属性而言,马克思主义是作为资产阶级理论的对立物而出现的。在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生产力、思想意识和社会

5、形态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继承性,马克思主义都不能够割断历史,同时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不同阶段的质的区别。关于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这三个方面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这倒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所产生的历史前提,然而这个历史前提的科学成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而言,更是一种前进与启迪的出发点,其中那些非科学成分是他们所批判的对象。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我国的理论界所认为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

6、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这个认识往往会被认为是于列宁。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考察会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构成是否来自列宁,而另一个方面,是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三个组成部分”,并且认为这“三个组成部分”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否恰当与科学。然而通过考察,告诉我们的是,列宁对于两次“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概括是不一致的,而“三个组成部分“只是一种最初的概括,而我国的理论界的概括与列宁的那两次概括也并非完全

7、一致,这可以说明理论界的概括并不是完全以列宁的论述为依据的,“马克思的三个组成部分”和“马克思的三个”之说一样,这些并不符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理论思想。首先从列宁的两次论述开始说起。在1913年,列宁为了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列宁所写下的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和三个组成部分》。文章的内容里,列宁对于马克思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也就是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包括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辩证法,而

8、“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观与政治观。“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马克思“严密地论证并彻底地发展”了斯密和李嘉图确立的劳动价值论;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已经看到物与物(商品,货币,资本)之间的关系的地方,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出剩余价值是利润和资本家阶级财富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3)“阶级斗争学说”。请注意,列宁在这里并未使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样的提法,显然这并不仅仅是文字表述的差别,而是有意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区别开来;作为“第三个组成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