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ID:22312150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性状的qtl定位研究_第1页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性状的qtl定位研究_第2页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性状的qtl定位研究_第3页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性状的qtl定位研究_第4页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性状的qtl定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性状的qtl定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性状的QTL定位研究第一章文献综述1.1白菜型油菜耐冷性机理研究植物的抗寒性,不仅仅与细胞膜关系密切,而且与生物自由基的伤害有关。作物在抗寒性基因研究方面,具有较显著的差异,并受到遗传的控制。张国平[32]对抗寒的配合性和基因型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表示抗寒性同时由正向上位离差效应、基因的加性效应同时控制。另外也有人认为,加性与非加性效应基因同时控制着抗寒性。钟秀丽等[33]表示,多基因的控制抗寒性,加性效应由遗传方差表示,环境对其影响作用较大。质膜透性在反映植物抗寒的差异上是比较敏感的,在逆境条

2、件下,膜的选择透过性改变,使得细胞内部的大量物质外渗,导致电导率的变化。实验中通过用电导仪对电导率的变化的测定,反映出质膜受伤害的程度、测定材料抗寒性的强弱[34]。因此,目前用到的电导法[35],已成为作物抗性栽培和鉴定作物抗寒性的一个有效的方法。细胞积累的自由基在植物受到低温冻害时,使得细胞膜的系统受到严重的伤害,而细胞内的保护系统控制着自由基产生、消除,其中保护系统主要包括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等还原物质。丙二醛(MDA)与植物所遭受的逆境胁迫程度紧密相关,当植物处于低温胁迫情况下,严重破坏了活性氧

3、的代谢平衡,此时有益于活性氧或SOD的产生,进一步进行氧化作用,这种氧化作用会严重损伤植物的细胞膜。朱惠霞等[8]研究了低温胁迫下白菜型油菜叶片中SOD活性、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物在遭遇低温时,其体内的SOD活性会相应增加,而MDA含量则会相应减少。..1.2分子标记类型从本质上来看,分子标记是指,能够反映个体或者种群间基因中某些差异的特异性DNA片段[38,39]。分子标记的定义包括广义的分子标记和狭义的分子标记。广义的分子标记(Molecularmarker)指能够遗传并检测的DNA序列、蛋白质。狭义的

4、分子标记仅仅指的是DNA的标记[40]。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分子标记是发展最早的分子标记技术,这一技术被Bostein于1980年再次提出[41]。作为一种基于DNA-DNA杂交的第一代遗传标记,RFLP分子标记的原理是,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对DNA进行检测,之后所形成的特定DNA片段的大小。DA含量小于陇油9号(P2)外,其余指标值均表现为P1大于P2。陇油7号和陇油9号的SOD活性分别为318.49U/mg和240.57U/mg,F2群体SOD活性出现较大变异,在40.37~325.34,平均为25

5、4.35U/mg。F2群体的POD活性变异范围在18.35~187.55,介于双亲之间,平均为63.70U/g。F2群体的平均CAT活性为8.732U/g,高于双亲值,变异范围为1.3~27.05U/g。F2群体的平均MDA含量为23.22μmol/g,介于双亲之间,变异范围在9.98~48.36μmol/g。游离脯氨酸含量在双亲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而且在F2群体中变化也较大,为95.94~906.01μg/g。两亲本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差约3.5mg/g,F2群体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平均值介于双亲之间,

6、平均值为14.68mg/g,变异范围8.08~21.90mg/g。越冬率统计结果为P1为95.20%,P2为49.80%,F2越冬率为66.10%。陇油7号(P1)幼苗生长习性为匍匐性或半匍匐性,陇油9号(P2)的幼苗习性主要表现为半直立型,而在F2群体中出现了性状分离,变异范围在1~4级。分别对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这六个性状进行分布检验,结果均符合正态分布(图2-1)。第三章白菜型油菜抗寒指标QTL的定位研究..........193.1材料与方法.....

7、193.1.1实验材料.....193.1.2实验方法.....193.2结果与分析....213.2.1DNA提取结果.........213.2.2分子标记在亲本间的多态性筛选........243.2.3白菜型冬油菜部分遗传框架图的构建.......283.2.4抗寒性相关性状QTL分析....323.3小结与讨论....443.3.1作图群体.....443.3.2对于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443.3.3QTL定位分析..........453.3.4性状间的相关性.......45第四章全文总结.

8、........47第三章白菜型油菜抗寒指标QTL的定位研究白菜型油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3大类型油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近年,白菜型冬油菜在我国扩大了种植范围,并且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进一步挖掘和鉴定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的QTL,研究它的分布以及遗传效应,对实现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QTL精细定位、克隆及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