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北京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ID:22314189

大小:161.5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0-28

北京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1页
北京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2页
北京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3页
北京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4页
北京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京市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2006年1月51目录序言4第一部分规划背景5一、良好基础5二、发展环境与机遇7三、区位优势8四、面临问题9第二部分指导原则与发展目标11一、指导原则11二、发展目标13第三部分区域空间和产业空间布局16一、区域空间布局16二、产业空间布局17第四部分主要任务18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8(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19(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3(三)创造良好发展环境24二、推进社会事业发展2551(一)优先发展公共教育26(二)加强医疗卫生服务28(三)加快发展科技事业29(四)大力繁荣文化

2、事业30(五)积极发展体育事业31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31四、努力建设昌平新城33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33(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3(二)扩大农民就业途径34(三)深化农村经济改革34(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4(五)改善农村公共服务35(六)促进城镇建设健康发展36六、加强天通苑、回龙观地区的管理36七、加快实施重大项目37八、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39九、推进和谐社会建设41第五部分2020年远景目标展望46一、2020年远景目标46二、战略措施4751第六部分规划实施48一、实施进度48二、实施机制49三、规划调整5151序言《

3、北京市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是昌平区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的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其内容主要是根据北京市对昌平新的功能定位,针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符合我区实际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明确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同时对2020年远景目标作简略的展望。更为详细和具体的安排,将在年度计划和行业发展专项规划中体现。本规划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4、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关于制定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及北京市对昌平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规划期限:2006年——2010年。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规划的功能发展规划,是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做的战略谋划和具体部署,是政府履行促进发展、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一般认为,发展规划具有显露信息、协调政策和有效配置公共资源等基本功能。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将中长期发展“计划”改为“规划”,充分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理念、政府职能

5、等方面的重大变革。51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良好基础2001年—2005年,是昌平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改善最明显的五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投资创业、旅游休闲、生活居住首选之区”这一奋斗目标,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努力工作,全面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一五”期间的继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7%,地方财政收入在“九五”末的基础上翻了两番,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提

6、前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旅游会展业、现代流通服务业、现代农业以及房地产开发与建筑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符合昌平现阶段发展要求的结构模式。城乡市场繁荣稳定,旅游业持续攀升,金融保险业稳步增长,形成了经济活跃、增长稳定的良好局面。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农村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山区面貌明显改善,全区城镇化率已达到51.1%51,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城乡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57.8%,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的74%以上。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

7、步。科技事业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高考升学率达到85%以上,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工作先进区”。区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2年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区”称号,2003年获得“全国文物先进区”称号。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城乡医疗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成功战胜了非典疫情,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体育工作成绩骄人,竞技体育捷报频传,2003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区”。人口环境进一步改善,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

8、分布向着更为合理的方向转变,2003年被授予“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称号。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