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带来的思考环境保护面临挑战

产业转移带来的思考环境保护面临挑战

ID:2231423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产业转移带来的思考环境保护面临挑战_第1页
产业转移带来的思考环境保护面临挑战_第2页
产业转移带来的思考环境保护面临挑战_第3页
产业转移带来的思考环境保护面临挑战_第4页
产业转移带来的思考环境保护面临挑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转移带来的思考环境保护面临挑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产业转移带来的思考环境保护面临挑战

2、第1 新闻事件:“南有富士康,北有不锈钢”,这是山西省太原市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一个新格局。富士康是太原市承接的列入全球500强的IT产业大型企业;不锈钢是以太钢不锈钢为基础的深加工工业园建设项目,既接纳本地的深加工企业入驻,更是为了承接来自国内外向太原转移的资本和企业。与此同时,在太原一直坚守传统产业阵地的如钢铁、焦化、煤炭正向大型化、集中化发展;化肥、化工、冶金等行业一些已经休克、死亡的老企业,通过改组、改制、改革也在起死回生;子午轮胎、TDI(甲苯异氰酸酯)

3、等一批半死不活的建设项目,也通过兼并、合作、收购等方式死里逃生。太原市作为山西省这个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又一次迎来了能源重化工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很显然,这也是国际性产业转移给太原市带来的好机遇。新闻分析:产业转移多渠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带来了国际产业的大调整、大转移。这种转移把中国沿海和内地都毫无例外地卷了进来,目前,太原市的一些企业家,也带着自己积累的资本和经验,转移至山西省境内外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投资建厂。产业转移给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时给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契机。所谓产业转移,是指

4、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产业转移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国家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和城乡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是企业追逐利润目标的产物,也是企业实现其规模扩张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些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据初步统计分析的数字,发达国家生产能力转移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全球共享型生产的规模,几年前已经达到8000亿美元,大体相当于世界制造业贸易的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承接了49万家

5、外资企业(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国内开展业务,使得中国制造业迅速增长,占到世界制造业产值的5%,居于世界各国的第四位,到2003年底,我国累计利用外资为5210亿美元,每年给我国提供1200~1500万个就业机会,我国外贸的54%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直接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我国制造的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摩托车等在世界市场份额中占据第一。中国制造发展的一大特点是区域结构明显,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世界级制造区域。三大区域在全国制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6%

6、,出口总额比重更是超过85%,主要制造产品的生产基地大多位于三大制造区域,这些地区已形成世界性制造业基地,西方一些媒体甚至称中国为“世界工厂”。从总体上看,国际产业转移具有产业转移规模扩大化、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产业转移区域内部化、产业转移形式多样化、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主体等显著特征。从中不难看出,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重点是制造业。重化工业加紧在华圈地重化工业的比较优势呈现给国际资本的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重化工业巨头就开始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进入新世纪以后的头几年,

7、这种重化工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中,石化、汽车、机床制造和金属冶炼等行业增长势头更为迅猛,其中尤以石化工业进军中国的速度为最快。据统计,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几乎都已在华投资建厂设点。2001年世界前75家化学品生产商中,仅埃克森美孚、壳牌、BP、道达尔菲纳埃尔夫、杜邦和拜耳6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额已超过100亿美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掌握的数据显示,世界石化巨头们匆忙地加快进军中国,是因为中国石油及化学工业发展很快,2003年的市场总量达9702亿元,接近国内G

8、DP总量的10%;而化工产品有着令人吃惊的需求总量:2003年,国内乙烯需求量1500万吨,而国内产量仅为611万吨;合成树脂进口1907.3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55.9%;合成橡胶进口100.6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45.7%;苯乙烯进口266.1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73.9%。国产磷肥只能满足需求的70%,染料品种数只能满足纺织行业需求的50%,农药品种数也只能满足农业需求的65%,子午轮胎仅能满足37%。而许多精细化工产品,国内甚至无法生产。与中国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韩、日、新加

9、坡、我国台湾的产能严重过剩。我国短缺的5大合成树脂,基本来自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67%的进口合成橡胶也来自上述地区。除了石化行业外,其他重工业如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也成为外资进军的主要领域。原因很简单,即中国的工业利润正逐渐向重化工业倾斜。这一趋势在2003年表现得十分明显。2003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位居工业行业第一位,钢铁行业利润创纪录,钢产量也首次突破2亿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年产钢超过2亿吨的国家;随着钢铁、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以及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