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临界点的中国失业问题

处于临界点的中国失业问题

ID:22316084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处于临界点的中国失业问题_第1页
处于临界点的中国失业问题_第2页
处于临界点的中国失业问题_第3页
处于临界点的中国失业问题_第4页
处于临界点的中国失业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处于临界点的中国失业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处于临界点的中国失业问题

2、第1   最近有消息透露:迫于WTO的竞争压力,中石化等巨型企业的裁员规模将达到120万人。与此同时,失业的潮水也涌向了向来被认为是“铁饭碗”的银行。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计划2002年裁员3万人,相当于员工总数的7%,最终工行员工数将从57万降至40万人。中国银行继去年关闭141家分行,裁员5200名后,今年亦将关闭88家分行,裁员5000人。  方方面面的信息显示,中国已进入一个非常时期,饭碗正成为“过剩年代”最为紧缺的物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创造了1.7亿多个就业岗位(《人民日报》20

3、02年4月18日),然而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看,1992年以来的变化趋势近乎直线上升。1992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为393.9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3%;到了1999年,失业登记人口增长到600万人,登记失业率3.2%。2001年底,中国大陆的人口总数为12.8亿,就业人口为7.3亿,劳动力参与率为77%,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到3.6%。  2002年形势如何?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预计,由于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此消彼长,失业总量还会增加,如果能新增就业800万人,登记失业率将上升至4.5%左右

4、,比上年高出近一个百分点!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加上下岗职工是分析失业压力的第二种口径的指标。2001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81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515万,两者加起来共1400万人,约相当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7%。如果再加上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00万人,全国大概有2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员,相当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10%。  有关失业的第三种口径是再加上现有企业的冗员。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摸底统计,预计仅需要退出市场的资源枯竭的矿山,其在职职工就将近400万。这部分人员将随着企业的陆续关闭而进入市场。最终估计,国有企业

5、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如果能在2010年之前完成,大约要向社会释放1/3以上的冗员。考虑到下岗分流人员中约有20%因年龄可以提前退出劳动力市场,这样还有约3000多万人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平均每年需就业人数为300万。  第四种口径是再加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目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有4.7亿(一说是乡村从业人员为4.99亿),全国耕地19亿亩(约占世界的7%),若按每个劳动力耕种10亩地计算,仅需农业劳动力1.9亿,加上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1.3亿,有3.2亿的农村劳动力被充分利用,尚有1.5亿的农村剩余劳动

6、力需要另寻出路(按亚洲开发银行的估计,约为2亿)。  另据估计,近几年农村人口外出打工的压力因WTO的冲击而加大,“入世”的冲击即使仅考虑3%的粮食进口,也将减少农业就业机会上千万个,这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在现有每年1000多万的基础上,又将增加200万。  如果全盘考虑就业压力,除了上述失业人数外,还要加上新增就业压力。我国现有人口12.6亿,若人口自然增长率按1.1%计算,劳动力人数占人口总量的比例按50%计算,则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因“十五”期间为劳动适龄人口增长高峰期,城乡每年实际上可能会有1000多万

7、新成长劳动力将进入劳动大军。  综上所述,先不算需转移出来的富余人员,我国需就业的劳动力数量为1.77亿人,相当于全部劳动力总数的1/4。再加上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富余人员2000万,我国需就业和再就业的劳动力就达到1.97亿人。假设今后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为8%,就业弹性系数为0.13,则每年对劳动力的新增需求为800万。两者相抵,我国还将有1.89亿的劳动力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的状态,相当于现在城镇全部就业人员的90%,或者全部劳动力人数的1/4。未来5年造饭碗的压力相当于过去50年,压力之大可谓惊人!或许正

8、是基于上述认识,《洛杉矶时报》在一篇文章中,竟用了“中国失业成定时炸弹”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  这样的就业矛盾会持续至何时?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劳动力总供给近10年内将会从7.1358亿增加到7.8193亿的峰值,此后缓慢下降,到2020年可下降为7.7574亿;而按照7%—8%的经济增长率以及较高的就业弹性系数0.1707测算,20年内劳动力总需求将从5.761亿增长到7.414亿。这也就是说,大概在15-20年后中国的就业矛盾才有望得以缓解。  “十五”期间,全部需就业人数约1.62亿人左右;而从劳动力需求情况看,据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估计,按目前的就业弹性,如GDP年均增长7—8%,每年仅能提供800万个就业岗位,再加上企业自然减员腾出的就业岗位大约4000万个,两项合计总供给为8000万个岗位。这样,“十五”期间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每年需就业人口总数约2000万人,而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600万人,5年下来累积的失业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