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软件杰出工程师培养范式研究

创新软件杰出工程师培养范式研究

ID:22316369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创新软件杰出工程师培养范式研究_第1页
创新软件杰出工程师培养范式研究_第2页
创新软件杰出工程师培养范式研究_第3页
创新软件杰出工程师培养范式研究_第4页
创新软件杰出工程师培养范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软件杰出工程师培养范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新软件杰出工程师培养范式研究0引言当今,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强国之路,全国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特别是有实践经验,经历过大型项目的软件人才更是炙手可热。如何培养高质量的软件人才已经成为各所高校竞相探讨的课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是从目前国内教育现状出发提出培养拔尖型人才的要求。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实施期限为2010-2020年。1.我国软件产业人才需求的矛盾目前我国软件产业

2、已经逐步升级为工业化、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软件底层技术人员的培养已经基本满足整个行业的发展需要,而工业化生产模式下具备一定经验的中高级软件工程师、软件项目经理、系统架构人员则越来越紧缺。这需要从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上尝试创新,培养卓越软件工程师,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建设的需求。2.软件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2.1校企联合培养是软件卓越工程师诞生的摇篮企业有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和宝贵的工作经验,学生在企业里可以更快的掌握技能。作为应届生走上工作岗位,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多数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而国内软件产业发展对具有项目经历的人才需求始终无法满足,校企联合培养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3、能让学生尽早了解社会,了解企业用人机制,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自身特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选择软件研发、系统测试、软件产品营销等不同方向。通过在企业中锻炼,还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个人职业素养。2.2注重提高实践技能的同时不能忽略综合素质培养,两者相辅相成高校人才培养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有好的道德修养才会有好的起点,发展才会更加广阔。现在很多高校德育工作成绩突出,特别是在引入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新情况下,更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比如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的诚信品质培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等。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会起到积极作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接触到的

4、老师多数是公司职员,他们自身综合素养的高低也会影响到学生。这就要求学校在选择企业时,一定选择企业文化较好的公司进行合作。2.3学科竞赛、认证、考试三者相结合,增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多参与学科竞赛,有助于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积极参加竞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潜质。可以将课程与竞赛、认证相衔接,探索竞赛式、俱乐部式教学法,成绩突出者由学校推荐参加高级别赛事获得荣誉证书。若竞赛项目创新性较强还可申请专利。2.4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构建软件卓越工程师的创业就业平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已经达到699万。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关

5、键在于立足自身,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构建软件卓越工程师就业平台,可以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中,直接将学生就业与软件企业用人需求相对接,采用企业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软件卓越工程师创业平台,可结合认证广泛开展创业课程普及工作。创业课程内容应更有针对性,包括软件行业经典创业案例,政策法规等等。创业导师既可以是高校教师,也可以是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还可以共同担当。特殊条件下,有些学校或学院软硬件资源充足,可以考虑建立大学生软件创业园。2.5建立软件卓越工程师实践创新能力衡量标准,融入综合测评体系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实行综合测评体制,用于衡量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实践和创新能力。软件卓越工

6、程师量化体系可以基于综合测评标准进行设计,主要从科技竞赛、学术论文、创业计划、课外参与教师科研情况、发明专利、技能认证等方面考虑标准的制定,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3.结束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巨大成果。各所高等院校培养上千万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保障,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工程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正是基于此背景,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

7、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全国各地高校争先实施软件卓越工程师计划,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培养的通道,围绕软件卓越工程师计划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工作仍在继续,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