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化学教学起点的教学策略

从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化学教学起点的教学策略

ID:22316957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从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化学教学起点的教学策略_第1页
从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化学教学起点的教学策略_第2页
从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化学教学起点的教学策略_第3页
从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化学教学起点的教学策略_第4页
从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化学教学起点的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化学教学起点的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化学教学起点的教学策略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4期:王后雄[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经验;科学概念;教学起点;教学策略在新课程改革中,“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已成为化学新课程的共同理念,教育理念、教材编写、教学过程都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是对原有的课程与教学的突破和超越。然而,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却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给学生的学习设置了太多的障碍,使学生对学习化学望而生畏,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产生陌生感、距离感和恐惧感,长此以往,学生将失去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科学利用学生生活中积累的已有经验,找准化学教学的起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一、教学起点设计

2、的教学论依据1.“生活经验”知识的存在形式教材是课程的物化形式,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知识以物化形式和心理形式两种方式存在,物化形式的知识存储于书本等媒介之中,属于人类共同的经验;心理形式的知识存储于个体头脑中,属于个体经验。这两种知识形式是有机结合而非机械叠加的。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设计中往往强调知识的物化一面,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往往更关注知识内容的选择、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系统性,而对学生的个体体验和心理水平关注不够,忽略了知识的个体性特征和知识的价值属性,教学设计“人性化”缺失。德国当代哲学家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指出:“文化与精神不是物与占有,而是生命与自我

3、活动,人接受文化不是使自己被塑造、被社会化,而是自由地习得和自我活动”。[1]为此,教学要加强知识与生活、知识与学习者个人经验之间的联系。通过生活得到的知识与通过书本得到的知识是互动的,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建立联系时,必须以生活作为“底版”,深入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以学生真实的生活作为教学的起点,恢复知识鲜活的状况,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对于教师来说,其根本任务就是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与精神世界,重新创造和恢复知识的活力。课程与教材作为一个事先设计的情境,知识是其中的一个要素,必须将知识纳入一定的情境中。教学设计应具有一种主动走向学生,向学生靠近的姿态与倾向,不能只是静静地“站在远处

4、”等候学生的靠近,必须主动“走向”学生。这就意味着要消除知识的冷漠外壳,破除知识的边界,为学生进入知识并与知识对话铺设多样的路径。向学生靠近,知识与学生的对话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教学形成一种将学习者“卷入”其中的能力[2]。这就要求在教学起点的设计中更加突出知识的心理形式的一面,改变教学起点的确立方式,提高其“亲和力”,尽可能通过设计恰当的方式来消解知识对于学生的控制,促进知识与学生之间的对话。2.“生活经验”的教学起点设计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原有知识水平和原有心理发展的适应性。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把他原来已知的知识、技能、态度带入新的学习过程之中。在教学设计中,教学

5、设计者必须了解学生原来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有人称之为起点能力),而起点能力分析就是教学起点的设计。对学生的起点能力的分析与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密切相关。如果忽视对学生起点能力的分析,学习内容的确定就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如,将学生的起点定得太高,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就会使学生在高难度的学习内容面前望而却步,降低教学效果;将学生的起点定得太低,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就会造成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使学生在低水平的内容上做无效的劳动[3]。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认知准备水平和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美国著名教育

6、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他指出:当学习者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4]。因此,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就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有关联系。其前提是要先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的状态,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才能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来具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分析学生知识起点能力,就是判断学生原来具有的知识结构的状态。戴尔(E.Dale)在1969年构建了“经验之塔”,他指出:就认知学习来说,学生在启蒙阶段应该通过直接的经验学习,从感知入手[5]。科学教

7、育者杰亚夫(R.Drive)研究发现:学生科学学习的成绩与其先前经验的相关性,要大于与其通常意义上的认知水平的相关性[6]。这个研究告诉我们生活经验对形成科学观念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将生活经验看成是逐步形成科学概念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准备阶段。在化学学习中,学生的初始状态主要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有生活经验是指学生日常生活实践中对客观世界形成的认识和体验。它主要体现出直观性、自发性、顽固性、差异性等特点[7]。这就要求教学要以学生已有经验为依托,通过设计各种促进学习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