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缓解水危机的思考

对缓解水危机的思考

ID:22321491

大小:4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对缓解水危机的思考_第1页
对缓解水危机的思考_第2页
对缓解水危机的思考_第3页
对缓解水危机的思考_第4页
对缓解水危机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缓解水危机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缓解水危机的思考

2、第1  对缓解水危机的思考

3、第1 世界正面临一场新的水危机,人类正受到水短缺、水污染的严重威胁,目前,全世界有15亿多人口无法获得饮用水,20年后,至少有35亿人生活在严重缺水的地方;污染还使33亿人无法获得洁净水。在发展中国家,90%的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到江河溪流中。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干旱缺水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的问题已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到水短缺、水污染、水灾害威胁的不仅是人类,还有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物种,

4、淡水物种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必须采取行政、经济、技术、法律、工程等综合措施,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一、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水资源问题不仅仅是资源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全球水伙伴强调,当今世界的水安全迫切需要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最近几年,许多地方对水资源实行了统一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陕西、河北、北京等。浙江省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全国首部水资源管理法规,加强与水资源质和量有关的统一管理,对水资源紧缺而区域经济发展快、用水需求增长量大的地区,涉及跨地区流域引供

5、水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和规划,促进城乡供水事业协调发展。广东省根据新《水法》制订的《广东省水资源管理条例》已于2003年3月1日起施行。江苏省成立了全国首家地方性水资源管理协会,福建省龙岩市成立了首家乡镇水务协会,作为地方水资源管理行业协会,架起了水行政主管部门与水务企业和用水户的桥梁。但就全国而言,有些地方的改革仍然遇到一些阻力,主要是对水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认识不足,统一管理的机构不够落实。要按照新《水法》规定,大力推进流域和区域(地域)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优化配置水资源,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

6、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搞好水环境生态保护水体污染已成为当今水环境的一大公害,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危及人民生命安全。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水域,目前全国有近50%的河段、90%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各级领导要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把它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地位上来抓。要实行城市、农村两手抓,绝不能一手硬、一手软,目前城市治污已逐步走上正轨,而农村治污却极为薄弱,有待采取强有力措施。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一要从源头抓起,切实加强大江大河的森林

7、保护和水资源保护,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涵养水源,净化水体,改善、恢复与建设洁净的水域生态环境。福建省采取了生态产业共建,保护发展并举,沿海防护林、江河流域生态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城乡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等已初具规模。3300多km海岸线上40多万hm2的绿色防护带,286万hm2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已启动,总面积74.5万hm2的自然保护区已完成建设,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52%,居全国第一。由于植被建设与保护,涵养了水源,调节了地表径流,控制了土壤侵蚀,使福建沿海台

8、风降低风速15%以上,平均年降水量增加近80mm,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二要建立完善区域规划,建立水功能区域制度和排污总量管理制度,运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高水域的纳污和自净能力,加强入河排污口和河流纳污总量的控制与监督管理。三要实行“节水治污并重”的方针,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实施清洁生产工艺,提高废水回用率。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强调确立“超标超量排污即违法”这一思想,逐步实现经济增长与水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总之,要从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方面下手,采取综合措施

9、遏制水污染,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三、开展水灾害综合防治过去人们对自然灾害习惯采取敌对的做法,忽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作用,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在防洪治水中,应该兴利与除害结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既要防洪,又要给洪水以出路,既要治水,又要规范人类自身行为。现在我们提出了“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以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全面主动抗旱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防汛抗旱新思路,这是从被动抗灾向主动抗灾转变,从主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向为整个国

10、民经济服务转变,从主要注重农业效益向注重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统一转变,也是城乡统筹考虑防水害、兴水利、得水益的新举措。四、建立水市场管理机制水市场的建立重点在于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创新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二是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原则,三是确保水利资产不流失的原则。实现一个目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民办水利事业发展。产权制度创新的主要形式包括承包、租赁、股份制、股份合作和拍卖等多种形式,允许以资金、实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