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解题方法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解题方法

ID:22328083

大小:64.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解题方法_第1页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解题方法_第2页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解题方法_第3页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解题方法_第4页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解题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解题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解题方法摘要:针对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听懂老师讲课但不会解题的现象,从审题和基础知识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导致这一个现象的原因,并对这两个方面给出了建议。关键词:审题;基础知识;解题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这些现象:在学习上“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考试时“解题思路和老师分析的一样,但没有做出来,或者考试时没有思路,老师在评讲时,一分析就知道如何解题”、“考试粗心”等。以上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考试中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对此问题,我不断思考,努力去寻找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最终

2、得出结论:“这不是偶然,而是学生没有掌握高中数学的解题方法”。以下将从审题和基础知识这两个方面做深入的分析。一、理解题目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把数学解题分为四个步骤:(1)弄清问题;(2)拟定计划;(3)实施计划;(4)检验回顾。而不少学生在这四个步骤中的“弄清问题”存在问题,对题目难以理解,导致解题困难。审题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肤浅阅读。读题时,就以读题而读题,只限于字的认识,不会去思考、去挖掘题目条件暗含怎样的数学基础知识;(2)心理障碍。当学生看到题目的文字多

3、、关系式子较复杂,或者新题时,便会产生畏惧心理,变得紧张起来,在读题时就会出现读不懂,认为有一定难度,便选择放弃;(3)节省时间。采用阅读的方式,加快读题的速度,争取更多解题时间,但往往适得其反,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再重复读,导致没有思路,结果是更加浪费时间。例如,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满足Sn2-(n2+n-3)Sn-3(n2+n)=0,nEN*.求数列的能项公式an。此题解题的基础知识是用数列的前n项和Sn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an,即当n=l时,al=sl,当n>2时,a

4、n=Sn-Sn-lo此题难度属于中偏下,但是学生拿到试卷,晃眼一看到题目中的方程“Sn2-(n2+n-3)Sn-3(n2+n)=0”就感觉到此题定会很难,此时解此题心里有障碍,对解决此问题就极大阻碍,然而学生自然不能顺利解题。其实,对于此题,只要学生认真审题,容易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阅读题目时,对每个细节加以分析,如“各项为整数,还有关于Sn的一元二次方程:Sn2-(n2+n-3)Sn-3(n2+n)=0”关键点是关于Sn的一元二次方程,目的是求解Sn的表达式,只要能解方程,问题就得已解决。此时就应思

5、考,如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公式法、配方法、分解因式法等,观察方程特点,应用分解因式法,方程Sn2-(n2+n-3)Sn-3(n2+n)=0可化为(Sn+3)[Sn-(n2+n)]二0,解方程得Sn=-3或Sn=n2+n,因为各项为正,即Sn〉0,所以Sn=-3舍,则Sn=n2+n,当n=l,al=2;当n>2时,an=Sn-Sn-l=2n,检验n=l时,al=2,所以al=2,满足an=2n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2no审题能力的培养:(1)理解题目。学生首先要

6、把题目读懂,能够把题中每一个条件经过转换、化简等方法把其隐藏的基础知识点挖掘出来。再根据条件逐一联想所学知识、方法、类似的题目、注意点和关键点。这样才能发现题目中条件与结论的联系,从而逐步入题,找到解题的关键点、突破口;(2)树立自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遇到困难,相信自我,挑战困难,战胜困难,以提高他们勇于消除心理障碍、克服学习困难的心理素质;(3)稳定沉着。读题时要慢、要细心,边读边想边理解,逐字逐句分析。若读一遍找不到解题思路,多读几遍,读清楚题目内容,会从题目中找到解题

7、的思路。读懂题,理解题是解题的基础,然而在理解题意基础之上结合知识与技能联系题目相关的知识、方法,进而深入理解题目的本质,为下一步的解题做好基础准备。二、理解概念,掌握基础要想学好高中数学,必须先理解概念,就像设计师在设计房屋时,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房子;同时数学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最基本的,就像建房子一样,房基就不可少,只有坚固的根基,你才能建设出更牢固、更有特色的房子,所以学好数学,理解概念,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必不可少的要素,只有理解概念,掌握基础知识才能灵活运用。理解概念,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学

8、数学是轻松、容易的,学习数学离不开数学概念的学习,在数学中的概念是核心,把数学中各个知识点特有属性及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形似而质异的易混问题,如果概念不清,这样的题是非常容易错的。例如,在高中数学学习遇到的交点、零点、极值点,若没有理解其定义,极易混淆。例如,函数f(x)=x3-12x,求函数与x的交点,零点,极值点。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交点、零点和极值点的定义,方能解题。(1)根据题意f(x)=x3-12x,x3-12x=0,x(x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