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敦煌石窟造像和壁画艺术探索

试析敦煌石窟造像和壁画艺术探索

ID:22332772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试析敦煌石窟造像和壁画艺术探索_第1页
试析敦煌石窟造像和壁画艺术探索_第2页
试析敦煌石窟造像和壁画艺术探索_第3页
试析敦煌石窟造像和壁画艺术探索_第4页
试析敦煌石窟造像和壁画艺术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敦煌石窟造像和壁画艺术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敦煌石窟造像和壁画艺术探索  论文:敦煌;石窟;造像;壁画  论文:中国五千年文明就像是人类的大舞台,一朝一代走着过场,每朝每代都给人类留下丰富的文化。敦煌石窟就像一个小舞台,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衣饰,不同的文化,衬托出共同的信仰和追求,无数的能工巧匠,善男信女,无论高低贵贱,共同演奏着一曲赞美神的交响乐,融贯东西,气势磅礴,历经千年,为人类留下神传的文化。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的交汇点,南枕祁连山,西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北塞山,东峙三危山。敦煌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咽喉要地,在河西走廓的西端,

2、为一面积不大的绿洲,四面戈壁、沙漠环绕。魏书《释老志》说,“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可见西域的文化对敦煌的影响很大。一千多年前,佛教在西域诸国很盛行,建塔造寺、开窟筑像的佛教艺术也随之传进敦煌,和中原古老的半神文化交汇、融合,产生出辉煌的敦煌石窟艺术。    1建筑艺术  敦煌莫高窟的石窟造像主要是泥塑,因均施彩绘,故称彩塑。颜料取之于自然矿石,光彩艳丽,颜色长久不变。彩塑是洞窟的主体,一般位于正厅中间,主要塑佛像或菩萨像,四壁和顶上才是壁画,早期的洞窟,壁画只是作为装饰和陪衬出现的。壁画一律彩绘,不论是何朝何

3、代,内容大体一致,最为普遍的有佛像画,佛经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飞天壁画。  早期的洞窟形式(十六国,北朝时期,304-581)主要是禅窟和中心塔柱窟,起源于印度。禅窟是供僧人坐禅修行的洞窟。如285窟主室为方形,正壁开龛塑像,供修行者观像之用,左右两侧壁各开两个或四个仅能容身的小房,供修行者坐禅修行。中心塔柱窟,又称中心柱窟,塔庙窟。窟内中心设立连接窟顶和地面的方形柱塔,柱的四壁开龛塑像,以供修行者绕塔观像和礼佛。之后不断融进中国式的建筑风格,至隋唐时期(581-907),洞窟形式已完全转变成中国传统的殿堂形式,主室平面方形,正壁开龛塑像

4、,洞窟的其余三壁均绘有壁画,窟顶为覆斗形或人字披形。殿堂式的洞窟已经成了世俗礼佛的场地。    2雕塑和壁画艺术  从彩塑和壁画的艺术风格发展来看,可以分三个时期。隋唐以前的发展期,包括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四个时代,历时一百八十年。隋唐时期的顶盛时期,包括隋唐两个时代,历时三百多年。隋唐以后的衰落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回鹘、元几个时代,历时四百六十多年。  2.1发展期  早期彩塑多以弥勒为主尊,带有印度造像的特征。塑像体格高大,额头宽广,脸形方正,直鼻,眼窝深,发髻为波浪形,衣纹贴身。印度的造像手法是古希腊式的,这是印度佛教之前的

5、信佛时期留下来的。所以传说敦煌的名字和古希腊人有关,不是不无道理。  公元525年,中原出现“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也影响了莫高窟的石窟造像。塑像面容清瘦,褒衣博带,飘逸自得,宁静超脱。  北朝时期的壁画多是佛经故事画。最著名的有尸毗王割肉救鸽的故事,最出色确当属“尸毗王本生”,还有九色鹿本生故事画,五百强盗(得眼林)故事画等。  北魏时期的的天宫伎乐壁画还带有西域特征,舞者肩披长长巾帛似今印度妇女披的纱丽,舞姿也颇富印度风韵。  从北魏晚期到西魏,由于孝文帝的改革,作为统治者的鲜卑族开始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迁都洛阳后,更加速了汉族文化的

6、传播。这时的壁画中出现了一些中国的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如西王母,东王公,伏羲女娲等。西域的绘画风格仍然保存着。  2.2顶盛时期  到了隋唐时期,塑像造型由北魏秀骨清像转为雍容华贵,色彩丰富。  隋代塑像体壮饱满,鼻低耳大,衣着富丽。姿态也更丰富生动,形象更加中国化了。塑像敦厚舒适的仪容也更符合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这是佛教从寺院走向现实生活的重要过渡时期。  “盛唐”时期,百姓生活富足,中原文化空前繁荣,佛教在中原大地普及。很多高僧从内地前来弘法,经卷不断从长安、洛阳传进,敦煌石窟艺术受到内地佛教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规模形式、塑像和壁画

7、的内容都发生了变革。  唐代是一个营造巨型大佛的时代。唐代初年,武则天下令僧人造《大云经疏》,该经称武则天为弥勒来世,全国各地兴起塑造弥勒的***,莫高窟最大的塑像,北大像高35.5米,气势宏伟,庄重沉稳。开元年间,高26米的南大像也被塑造出来。再加上榆林窟的大像,三座大佛窟,供奉的都是倚坐的弥勒,都是在唐代开凿的。  此外还有中唐释迦牟尼涅槃卧像,长15.8米,右胁而卧,四面配有壁画,以造像和壁画相结合的手法,表现菩萨,***,***,国王,大臣肃穆举哀的大型场面,衬托出人们对佛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敬仰。  唐朝的壁画色调最为丰富多彩,富丽

8、而灿烂,呈现出楼台亭阁、金碧辉煌、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安宁的局面。壁画内容可分为五类:即佛像画;大型佛经画;佛教历史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画。  莫高窟的装饰图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