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new

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new

ID:22337988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new_第1页
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new_第2页
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new_第3页
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new_第4页
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周会达(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京211100)摘要: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正在进行,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针对传统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课程改革存在一些误区,提出一些见解,以期为新课改服务。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改革一、中职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一)课程内容陈旧传统的电子专业教材内容落后,比如专业基础课《电子线路》是以重点分析单元电路为主、集成电路为辅的呈现形式。《电工基础》自感现象研究章节中讲解日光灯电路时,分析了自感现象原理的电感整流器。课程

2、内容落后还表现在理论定位比较高,专业基础课程起点远高于初中物理课程,教材几乎是院校教材的缩减,重理论推导,轻实践操作,重知识的系统性、关联性、连贯性,轻应用性。(二)课程结构不合理目前职业中学基本采用工学结合2+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读书时间为两年,第三年要到企业进行教育实习。在短短的两年内,想合理安排电类课程还比较困难,拿两门专业基础课程《电工基础》、《电子线路》来说,怎么样能比较合理的安排这两门基础课程?有的学校安排《电工基础》先上半年后,在第二学期开设《电子线路》;有的学校第一学年只开设《电工基础》,第二学年

3、开设《电子线路》;有的两门同时开。各个学校安排不尽雷同,真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不管哪种课程的开设,都要考虑在校两年内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理论教学仍占主导地位。即使专业技能课程《电子技能与训练》,也涵盖大量的理论知识,还有需要记忆的型号、代号等。而技能操作方面部分学校每学期搞一次所谓的技能实习,停课3—4周,集中技能训练,其他17周左右的时间只能在课堂上完成。(三)教学方法落后在目前教育环境下,上职业中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学业上的失败者,被动的学习动机和落后的学习方法,很难调动职校生学习的积极性。理论课程的教学还是传

4、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记为主要方法,教师通常是一本教材,一本备课笔记,一支粉笔讲到下课,是一种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努力的教,学生被动的学。在职业中学经常会发现一种场景:教师汗流浃背,学生昏昏欲睡。(四)培养目标偏离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给出定义:5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可以把其意思归纳为: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综合职业能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而目前在

5、许多课程中,缺少各种体现综合职业能力、素质教育的内容。二、目前课程改革存在的误区(一)课改就是引进项目课程项目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1]随着项目教学的推广应用,出版了好多项目的教材,几乎涵盖所有电子科目,有的文化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部分教材通篇采用项目教学,有的把项目分为几个工作任务,仅仅围绕着几个工作任务来开展项目教学。有的甚至把简单的技能训练也归结成项目教学,

6、虽然技能训练与项目课程比较接近,但有着本质的区别。项目课程应该是围绕一个个精心选择的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进行,严格地说是围绕基于典型产品或服务的活动来进行。[2](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误区中职学校培养是面向企业一线的操作工人。这些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做为教育工作的领导者,不能只顺应企业的技能操作、行为规范要求学生。还要考虑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后劲的培养上定目标。最近有个美国的学者也持此观点。为了方便招生,职业学校通常以企业的名称冠名班级,这个无疑是个好的办法,但学生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以此企业为标准。我们知道部分企业接纳学生

7、从事操作工,工作非常简单,只要培训一两天就能胜任工作。仅仅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方向有待考究,关键还要以能力为本位。(三)课改坚持“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被提出后,在课改中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删减。比如《电子线路》课程,持此观点之人,对场效应管、负反馈等章节的内容全部删除,原因是到企业后不会用到。所以对课程专业知识的“够用为度”的这个“度”不好把握,并且“实用为先”也是不可测量的,也许今天学生从事的工作不涉及,很难保证以后的工作会不会涉及。所以课改时要考虑学科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四)课改

8、就是强化实践操作职业教育强化实践操作是无庸置疑的。但是课改就是强化实践操作那是错误的观点。就象实施素质教育一样,难道说多上几节课活动课就成了素质教育了吗?现今的中等职业教育诸多弊端之一便是把学校教育看成是培养技术工人的活动,缺乏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这便混淆了教育与培训,失去了教育的本质特征。5[3]实践操作改革也仅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已。(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