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污染研究

春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污染研究

ID:22341770

大小:26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8

春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污染研究_第1页
春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污染研究_第2页
春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污染研究_第3页
春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污染研究_第4页
春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污染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污染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王芳等:春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污染研究283春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污染研究王芳1,2,康建成2,1,周尚哲1,郑琰明1,2,徐韧3,孙瑞文3,吴涛2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2.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上海200234;3.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上海200137摘要:依据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两个航次的资料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相关资料,开发Matlab计算机数值分析和图形显示技术,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营养盐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海域总体营养盐超标严重;氮、磷污染物的来源主要为径流携带入海,

2、磷还受外海流系高质量浓度磷输入的影响;营养盐污染特征显示,表、底层营养盐均自入海口向外围、由近岸向远岸迅速递减,秋季冲淡水将污染物向外海携带,污染区也相应向外海推移;营养盐结构显示,该区w(N)/w(P)比值最高达到了405,无机氮异常丰富,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存在时空变化。分析得到营养盐污染特征与长江河口锋位置及冲淡水流向的关系密切,可以考虑由长江河口锋位置及冲淡水流向来确定污染物的聚集位置和扩展方向。关键词:长江口;海洋环境;营养盐污染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175(2006)02-0276-08王芳等:春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

3、盐污染研究283海洋环境的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湾,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的其他正当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坏海水使用质量和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1]。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质量浓度是东海甚至中国沿海最高的海域之一[2]。本文通过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包括长江口外浅海区和杭州湾北部海域以及部分长江口河段(图1)营养盐质量浓度实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春、秋季海域营养盐污染状况,从时间和空间差异入手,分析营养盐污染物质的来源、海域营养盐的污染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导致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

4、营养盐结构状况及其对浮游植物的限制,以及污染物分布与长江河口锋位置和冲淡水流向的关系,为研究海域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质量控制和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图11998年研究区及测点位置:o春季测点;+秋季测点Fig.1Thestudyareaandsamplingstationsin1998:ostationsinspring;+stationsinautumn本区属东亚季风气候,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偏少,形成了入海径流的季节变化。长江、钱塘江、黄埔江等巨大径流挟带丰富的营养盐污染物在研究海域西部汇入。黄海冷水团、黑潮西支流、高温高盐的台湾暖流等外海流系,以及季

5、节性的苏北沿岸流、闽浙沿岸流等低盐、高营养盐的沿岸流系[3]影响海域东部。这里是河流与海洋两种不同体系之间的“界面”,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由河流带来的含高营养盐的冲淡水向外海扩展,在冲淡水与海水的交汇处形成锋区[4],锋区作为一个动力屏障,阻挡了溶解物质等的向外扩散,形成了营养盐污染物的辐聚区。在本区出现的富营养化加剧、赤潮频发、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与之关系密切[3,5-8]。1研究区营养盐污染背景状况本文中的营养盐污染物主要讨论氮和磷。氮和磷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超标程度排首位,是本区最主要的污染物,其中可溶无机氮和总磷已达严重污染程度,总氮和活性磷酸盐达重污染程度①国

6、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报告,2000.。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无机氮和磷酸盐质量浓度多年居高不下[2]。据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王芳等:春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污染研究283,除2001年该海域无机氮质量浓度为各沿海省市海域第2位外,1999至2005年均居第1位;2004、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其质量浓度远高于居次位的浙江海域;磷酸盐质量浓度除在1999年居第3位外,2000至2004年均居次位,而到2005年上海海域的磷酸盐质量浓度攀升为第1位,高于其它海域含量28%以上;从1992年至今,杭州湾水域无机氮、磷酸盐和长江口水域无机氮的

7、超标率一直为100%;长江口水域磷酸盐的超标率在1992年不足50%,其后迅速增加到1996年至今的100%。研究海域营养盐的主要来源是径流携带的污染物及上海市的近岸排污,其中,长江营养盐入海量在该海域营养盐入海总量中居主要地位。同时,长江营养盐不同月份、不同营养盐的入海通量存在巨大差异[9]。与其他河流比较,长江的污染物入海量也高出许多[2]。近年来,由于沿江人类活动加强和人口增加等原因,长江营养盐的入海通量维持在高值[2],如磷酸盐入海量情况为:2002年至2004年分别为31482、70030、46658t。如此大量的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