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

中医情志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

ID:22357414

大小:7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中医情志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_第1页
中医情志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_第2页
中医情志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_第3页
中医情志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_第4页
中医情志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情志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情志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姜璐(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江苏淮安2230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对比2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观察组患者的止疼药使用次数、疼痛强度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认可度,具有临床推广的

2、应用价值。关键词:中医情志护理;恶性肿瘤;疼痛;干预效果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根据有关资料[1],有≥50%的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疼痛症状,且其中超过半数恶性肿瘤患者为剧烈疼痛,情绪剧烈起伏、焦虑等心态会使得患者疼痛加剧,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平抚患者的情绪,木次研究选择我院治疗的5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观察组:平均(55.

3、2±6.3)岁(42岁-79岁),男性15例,女性11例,括胃癌患者12例,直肠癌患者8例,肺癌患者4例,乳腺癌患者2例;对照组:平均(55.8±6.5)岁(43岁-79岁),男性14例,女性12例,包括胃癌患者11例,直肠癌患者9例,肺癌患者3例,乳腺癌患者3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2】,即常规的病情监测,针对需要者应用止疼药、常规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情志护理,主要包括:①查阅奋关中医文献,综合专业医师的意见制定中医情志护理方案,采用顺情从欲法、疏

4、导宣散法、暗示转移法和情志相胜法等护理方法和中医辩证施护原理进行护理;②舒适护理,指导患者衣着宽松、保持病房安静,将温度和湿度调整为人体舒适的范围内;③入院吋,评估患者的情志状态,依据五卢疏泄原理和中医辨证施护原理进行中医情志护理,依据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情志护理。1.3观察和评定指标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以下指标:①患者护理满意度;②止疼药使用次数•,③护理前后的疼痛强度评分。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形式,依据分值分为十分满意(分值≥85分)、基本满意(分值≥60分)、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疼痛强度评分依据NRS评分法(数字评分法

5、),于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11个点来描述疼痛强度,刻度为0-10,0分为无痛,疼痛较强吋增加点数,10芬表示最剧烈的疼痛,让患者标出自己的疼痛程度。1.4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汇总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止疼药使用次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止疼药使用次数为(2.0±1.3)次/周,对照组患者的止疼药使用次数为(6.2±2.0)次/周,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78,P<0.05)o2.2护理前

6、后的疼痛感程度评分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为(8.7±1.2)分,对照组为(8.5±l.l)分,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6,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为(5.1±0.6)分,对照组为(7.1±1.4)分,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95,P<0.05)。2.3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3讨论根据有关资料[3】,近年来,我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恶性肿瘤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

7、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使得患者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其中最为常见且最为严重的即为疼痛。癌性疼痛甚至会伴随恶性肿瘤患者直到死亡[4】。疼痛症状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负性情绪,对病情造成影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西医认为疾病和健康是由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体内因素、社会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我国传统中医领域将其升华为:五行相胜、情志相制的理论[5】。中医认为,情志异常会造成脏腑气血的功能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