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畅先生与“因材施教”

周畅先生与“因材施教”

ID:22357911

大小:6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8

周畅先生与“因材施教”_第1页
周畅先生与“因材施教”_第2页
周畅先生与“因材施教”_第3页
周畅先生与“因材施教”_第4页
周畅先生与“因材施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畅先生与“因材施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周畅先生与“因材施教”摘要:周畅先生是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福建省音协副主席、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一生著(含合著)有6部音乐论著,100多篇音乐学术论文。他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成就十分突出。“因材施教”是周畅先生音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周畅;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最早出自孔子《论语•为政》,南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将其作了深入阐述。它是指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自春秋时期孔

2、子伊始,“因材施教”即成为我国教育界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尽管从字面上看起来简单明了、朴实无华,但实际内涵却深邃无边。它是一种看似在握,但实际上又难以尽握的永无止境的教学艺术。历代教育家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将其不断地丰富和逐渐地完善。尽管这种教学方法的总体目标明确,但由于其特殊性使然,教师们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尽一致,因此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当然也有优劣之别。  本文通过笔者在周畅先生门下就读硕士研究生的切身体会,初步将周畅先生“因材施教”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并分别阐述。    一、了解学生的个体差

3、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    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学生,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它要求教师坚持全面的和发展的观点,科学地分析其个体差异与可变因素,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周畅先生在教学实践中对此问题十分重视。他深刻地把握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作了具体分析和详细了解,尽量做到成竹在胸。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的生源情况比较复杂。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年龄不一、出身不同,而且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及功底、学习目的都有很大的差异,更不

4、论道德修养、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其它方面的因素了。面对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的生源状况该如何施教?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论语•为政》)孔子认为,从一个人的日常言行即可以全面地了解该人,先生深以为然也。他经常通过多种形式的个别谈话和不同方式的课堂提问多侧面、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志向,观察其行为和举止。正所谓“听其言而观其行。”先生慈眉善目,笑容可掬,待人接物态度和蔼,颇具儒雅之风。在他的面前,无论多么浮躁的学生都会渐趋平静,无论多么腼腆的学生也不会拘

5、束。先生常常在谈笑风生中将学生的窘迫和紧张悄然化解,并在这貌似平淡的谈话中了解到学生的情况,并在心底对该生的教学计划有了初步的方案。  周畅先生用这种看似普通、实则高超的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的专业基础及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志向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但却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造就了众多的人才。  我曾与93、94级研究生同堂听课。记得94级研究生陈荃有、包爱军师弟刚入学时非常腼腆,加之几个人坐在一间教室里和先生近距离的面对面上课,他们过去从未经历过这种场合,所以回答先生提问时显

6、得比较拘束。此时,我和几个老生以目相视,心中窃笑。但先生似已洞穿我们此时之为,平静而严肃地扫视了我们一眼,然后慈祥地、缓缓地对师弟们说:“慢慢来,没关系!我们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在这里就像一家人!”先生的话无比温暖、无限温馨,师弟们的紧张情绪顿时消散,其后不久便能侃侃而谈了。下课后,先生找到我说,“你们几个老生都是往届生进来的,有多年工作经验,这很重要、也很宝贵。今年考进来的都是应届生,年轻,没什么经验。你们当师兄的要帮助他们!……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鲜最美的图画。”先生的话,很有

7、深意,又似有所指,因此我一直不敢忘记。看而今,当年的小师弟们均已长成参天大树,不仅早已获得博士学位、著述颇丰,而且还成为学术和学科带头人,并担任了领导要职。先生真是慧眼识珠!当然,类似的例子远不止一二。先生当年培养的那几十棵稚嫩的幼苗,如今已遍布神州大地,结出了累累硕果。先生不愧是“因材施教”的大师。    二、“扬长补短”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    南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先生在教学中,既从大多

8、数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又兼顾到个别学生的特殊需要。在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依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把因材施教真正地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一)“扬长补短”重在“补”其“短”  先生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扬长补短”理论。“扬长避短”为常用成语;而“扬长补短”乃先生自创,系根据成语“扬长避短”加以发挥而成。  “扬长补短”与“扬长避短”虽仅“补”与“避”之一字之差,但却实有天壤之别。“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