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的别称

“冠军”的别称

ID:22358954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冠军”的别称_第1页
“冠军”的别称_第2页
“冠军”的别称_第3页
“冠军”的别称_第4页
“冠军”的别称_第5页
资源描述:

《“冠军”的别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冠军”的别称

2、第11、“冠军”的别称锦标 唐代竞渡比赛的取胜标志,亦名“彩标”。当时,竞渡船只以首先夺取锦标为胜,故这一竞赛又称为“夺标”。后来,“标”成为冠军的代名词,夺取“锦标”者,也因其胜利者的荣誉而受到尊重。蝉联汉代杨雄在《方言》中说:“蝉,续也。”“蝉联”一词就是取“蝉”字的意义,所以后人把几次连续取得同一比赛的冠军称为“蝉联冠军”。逐鹿《汉书》中曾将秦朝灭亡之后的中原说成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由于把天下、帝位、政权等喻为鹿,因此后人便将体育比赛争夺优胜称为“逐鹿”。执牛耳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时多有歃血为盟的仪式,即割牛耳

3、取血,然后将牛耳盛于珠盘,由会盟的盟主所拿,而拿牛耳盘的诸侯便是这一阶段争霸的胜利者。因此,人们将体育比赛中的获胜者称为“执牛耳”。占鳌唐宋时期,皇宫前台阶上镌有鳌头,这是科举中状元站立迎接的“专用席位”。现在人们便用“占鳌”喻指体育比赛中的第一名。夺魁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将第一名状元称为“魁甲”。体育比赛中的“夺魁”即由此而来。桂冠古希腊人为迎接英雄凯旋,专门把用月桂树枝编成的冠冕授给他们。现一般将体育比赛中的胜利者称为夺取“桂冠”。问鼎商代对表示贵族身份的鼎有严格的规定,“九鼎”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后来,周王室衰微,诸侯群雄并起觊觎,以楚

4、庄王为最,曾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传国宝鼎“九鼎”的轻重大小。因此,后人将在体育比赛中有意争夺第一名称为“问鼎”。(雅敏)245200安徽歙县二中鲍亚民2、秋的雅称唐代徐坚等辑的《初学记》卷三引梁元帝《纂要》:“秋曰白藏,亦曰收成,亦曰三秋、九秋、素秋、素商、高商。”此外,还雅称白商、金素、金天、西陆等。这些秋的雅称的由来,颇富知识性、趣味性。白藏 《尔雅·释天》:“秋为白藏。”郭璞注:“气白而收藏。”三秋 阴历七月为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简称“三秋”。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阴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明代曹鼎

5、《中秋》诗云:“三秋爽气凌空碧,一点寒光照太虚。”九秋 秋季三个月共九十天,简称“九秋”。张协《七命》云:“晞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飚。”唐代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淫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素秋 又叫素节,亦指重阳节。王绩《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诗:“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欧阳修亦有诗云:“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素商 按古代“五行”之说,秋季色尚白,又属“五音”之中的“商”的音阶,故称“素商”。元代马元常《秋夜》:“素商凄清扬微风,草根之秋有鸣蛩。”白商 萧统编纂《文选》:“若乃白商素节,月既授衣。”李善注:“《周礼》:

6、‘西方白。’《礼记》:‘孟秋之月,其音商。’”金素 《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郡》诗:“述职期阑暑,理掉变金素。”李善注:“金素,秋也。秋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金天 据“五行”,秋属金,故称金天或金秋。汉代张衡赋:“顾金天而叹息兮,吾欲往乎西嬉。”唐代陈子昂《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诗:“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西陆 西陆是二十宿之一昂宿的别称。晋代司马彪《读汉书》曰:“日行西陆之秋。”唐代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中云:“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雅敏)245200安徽歙县二中鲍亚民3、趣改《四喜》诗宋代诗人汪洙曾

7、写过一首在民间流传极广的神童诗《四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据明代朱国祯所撰的《涌幢小品》等书记载,成化年戊辰年间,有个叫王树南的人在此诗的每句前面各添二字,成为:十年久旱逢甘雨,万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教官金榜题名时。改后的《四喜》诗用特定的数量、特定的人物来强调突出了喜上加喜、喜出望外,将喜的意味推到了极致,并且产生了幽默风趣的新意和效果,令人读后往往会忍俊不禁,拍手称妙。相传有一位秀才参加乡试没有考中,回家途中天又下了一阵小雨。傍晚住店时,店旁边的院里传来一阵阵唢呐、鞭炮声,原来邻院有人娶亲。

8、到了晚上,秀才睡不着觉,想起了汪洙的《四喜》诗,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见闻,便给《四喜》诗加了八个字,成为:久旱逢甘露——一滴,他乡遇故知——债主。洞房花烛夜——梦中,金榜题名时——重名。这样一改,对比鲜明,汪洙诗中所说的人生四大欢喜就变成了一场空欢喜,悲凉的意味跃然纸上,颇具出人意表之机趣。(雅敏)245200安徽歙县二中鲍亚民4、鲁迅不愿意让孩子读《呐喊》1924年1月12日,《京报副刊》发表孙伏园(化名曾秋士)《关于鲁迅先生》一文,谈到鲁迅对于自己的小说作品的评价。“我曾问鲁迅先生,其中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译了外国

9、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明显,有大家风度。”鲁迅说得明明白白,他是要表达对于弱者的同情,同时揭示人间的冷漠。可是近十年来中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