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赛”-有效的公益传播

“青歌赛”-有效的公益传播

ID:22359819

大小:5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8

“青歌赛”-有效的公益传播  _第1页
“青歌赛”-有效的公益传播  _第2页
“青歌赛”-有效的公益传播  _第3页
“青歌赛”-有效的公益传播  _第4页
“青歌赛”-有效的公益传播  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歌赛”-有效的公益传播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青歌赛”:有效的公益传播摘要 本文回顾和梳理了青歌赛24年的发展历程和成就,进而从公益传播的角度对其成功经验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 声乐 赛事 公益传播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简称“青歌赛”),从1984年肇始,两年为一届。历经24个年头。至2008年已举办了十三届,该赛事历经诸多变革,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具有持久而重大的社会影响力的音乐文化活动。同时,这一持续开展24年的赛事也是一项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公益传播活动,它依托中央电视台这一强大的传播主体,为普及、提高国民音乐文化水平,主导和推动我国声乐艺术事业发展和繁荣,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从传播学的角度审视和梳理青

2、歌赛的历程、成绩及经验,或可为公益传播的操作和有效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24年的历程及成就    24年来,青歌赛共举办了13届,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为首届至第六届(1984年~1992年),青歌赛以造成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和辉煌业绩,可称为奠基、发展,轰动、辉煌期。这一阶段,青歌赛以“繁荣音乐创作、推出歌坛新人、丰富电视荧屏”为明确宗旨,并在大赛的操作实践中贯彻、推行和实现了这一宗旨——参赛获奖歌手们演唱的一批新歌如《十五的月亮》(1986)、《绿叶对根的情谊》(1986)、《我热恋的故乡》(1988)、《思念》(1988)、《我多想唱》(1988)、《故园之恋》

3、(1988)、《烛光里的妈妈》(1990)、《一个真实的故事》(1990)、《拥抱明天》(1992)等等。通过歌手们的出色演绎和央视这一最强势媒体的传播,不仅迅速风靡全国,而且持续传唱成为当今时代具有经典意义的歌曲。它们对“繁荣音乐创作”发挥了强劲的促进作用。更为成功的是推出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歌坛新人”,如关牧村、殷秀梅、范竞马(1984),彭丽媛、董文华、毛阿敏、韦唯、阎维文、顾欣、魏松(1986),杭天琪、陈汝佳、张也、屠洪刚(1988),宋祖英、朱哲琴、幺红、万山红、解晓东、蔡国庆、张咪(1990),刘斌、吕继宏、江涛、毛宁、孙悦、林依伦、红豆(1992)等等,他们的“闪亮

4、登场”不仅实现了青歌赛选拔声乐英才的初衷,更因这些当年的“歌坛新人”日后成为了歌星或歌唱家,影响十分深远,而使该赛事给中国的声乐界乃至娱乐界都起到了引领作用。并使“声乐”文化在中国大众中得到了普及。就“丰富电视荧屏”而言,则已有超乎预期目标的效果,既以此定期特设的声乐赛事栏目使全国观众得享视听盛宴,还带动、影响了央视及地方台开辟歌曲、音乐、选秀等类栏目、节目,丰富了电视观众的文化生活。  第二阶段为第七届至第十三届(1994年一2008年)这七届大赛在造就明星和推出新歌方面的成效明显不及第一阶段,长达14年的时间里,获奖且成名者仅戴玉强、满文军、孙浩、李琼、刘和刚等寥寥数人,而且远

5、未达到如彭丽媛、宋祖英、毛阿敏等那样家喻户晓的知名度,脍炙人口的新歌也只有《懂你》、《中华民谣》、《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等几首,以至于有论者认为青歌赛逐渐走人了式微:“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经过了‘诞生的轰动、强力的辐射、平稳的发展到影响力的减弱’的发展过程,其权威性和造星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了社会文化发展的冲击。”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和事实依据,但却并不全面,青歌赛这时的确不具有先前的冲击性轰动效应了,其发展呈现出“平稳”态势,然而其辐射力、影响力和权威性却并未减弱,只不过不表现为锐不可当的喷薄而出,而表现为稳重深广的引领覆盖。’这一时期,青歌赛确立了其国家,政府级的权威性:被国

6、家批准为常设全国性文艺、新闻评奖的项目(1997),评委的权威性也因其结构调整(突出年轻化和不同风格流派及地域的代表性、并增加旅外及港台评委)和数量的增加(每种唱法评委12名)而得以提高(2000)。赛制逐步完善:初赛改为以团体组队方式参赛,增设团体赛,增设对唱、重唱和合唱,增设综合素质考核(1998);增设“监审组”、“第二现场”和开通热线电话以强化“公开、公平、公正”性与大众参与性(2000);增加声乐技巧考核项目,增设由专家评委与电视观众共同投票产生的“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2002);在个人决赛中采用PK对决的分轮淘汰制(2004)。内容形式更为丰富多样:表演元素得到重视和

7、提倡(2000),演唱类别得到增加,如各种组合演唱和合唱的参赛,以及在原定的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上增加原生态唱法(2008。原生态唱法使中国声乐找到和贴近了歌唱艺术的根系和源泉,成为第十三届青歌赛的突出亮点)。参与范围与影响力的扩大:更多少数民族歌手的参与并大放异彩,增加海外华侨华人参赛队之后进而开设欧洲、美洲、澳洲等海外赛区(2004—2008),增多现场直播场次(1984年首届为录播,此后各届改为直播;1986年第二届决赛6场现场直播;2002年为26场直播场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