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动”不如“心动”——实实在在的课堂也高效

“形动”不如“心动”——实实在在的课堂也高效

ID:2236090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形动”不如“心动”——实实在在的课堂也高效_第1页
“形动”不如“心动”——实实在在的课堂也高效_第2页
“形动”不如“心动”——实实在在的课堂也高效_第3页
“形动”不如“心动”——实实在在的课堂也高效_第4页
“形动”不如“心动”——实实在在的课堂也高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形动”不如“心动”——实实在在的课堂也高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形动”不如“心动”——实实在在的课堂也高效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六中学李淑环【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经历的是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注重小组合作、知识展示的大形式,而忽略了从实实在在的授课过程中去挖掘、创新。文章尝试着从“课前预学问题的设计”“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教师教学语言的优化”等方面探索、寻找合适的高效课堂模式。..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效课堂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1671-0568(2015)24-0067-01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

2、生,乃是教学生学。”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经历的是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作为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使他们的认知不断深化和发展,这才是高效的语文课堂。一、教师根据学生预学情况制定教学内容,简单有效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很必要。我校(此处指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六中学,下文同)推行“学讲练测”四环节的导学案时,笔者尝试精心设计导学案中“自学”的部分,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通过问题的预设,带领学生进行一次思维的探索。教师通过课前学案的检查,总结学生预习作业完成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

3、,解决学生不会的或是带有疑惑的问题,使学生与教师和文本建立起有实质内容、有人文内涵、有思维深度的立体互动,避免教师因为对学生能力认知不足,出现有时觉得简单的地方,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觉得难的地方学生已经解决了,说了过多的废话。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进程中,教师是预习的指导者,又是学生预习任务完成情况的检验者,有准备的授课必将剔除一些不必要的讲解,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比如,讲授杨绛的《老王》这一课时,笔者先反复阅读文章,将文中可能成为问题的内容先在头脑中勾勒出来,然后设计导学案中的“自学”环节。字词的过关是基础,不能忽略,但字词的选择要典型;通读文章提取有效信息是关键,但问题的设计要精致。于是,笔者为

4、学生呈现了一份老王的履历表,鼓励学生针对文章从内容或写法上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回答。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督促学生走进文本,使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上课前一天,笔者将学生学案上出现的问题加以整理,发现“强笑”的“强”和“散成”的“散”大部分学生都拼错,于是在课上先将这两个字重点强调,并指导学生对于多音字的认读可以结合语境来确定。再将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为切入点,将与“幸运者”“不幸者”“愧怍”相关的内容品读,感悟、玩味、思考。这样,既增大了课堂容量,又解决了学生渴望懂得的内容,没有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但立足于语文教学的根本——听说读写,教师用心、学

5、生动心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焕发生命的活力,彰显高效的魅力。二、教师及时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并利用,机智实效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传统课程强调预设与控制,新课程强调生成与建构。当前的新课程理念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学生的地位,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对象,而且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要根据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捕捉并利用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这对于构建开放、和谐、高效,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体现的、能调动学生整个精神世界的新型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语文课堂是动态的,教师不能一味地将自己事前备好的内

6、容程序化地甩给学生。比如,讲授何其芳的《秋天》这首小诗时,正赶上公开课,笔者像往常一样,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章节来读,大家全站起来了,但读完后只有两三个人选择最后一小节。于是,笔者问学生:“为什么都愿意读第一小节,而不读最后一小节?”学生的回答竟然是第一小节好懂,最后一小节读不懂。笔者马上改变了思路,对大家说:“既然大家都不懂,我们就从最后一小节讲起。”这样,学生听课,思考的热情就被激发出来。教师带着学生理解了他们感到困惑的地方,那么懂的内容就任由学生表达,这样就避免了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可学生无动于衷,即使教师再三启发举手者也寥寥无几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合作、交流,很容易激发他们学

7、习和发现的欲望,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教师细心捕捉,关注每个学生动态的发展,语文课堂就会活跃起来、充实起来、高效起来。三、教师利用优化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深远高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生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语文教师,其语言表达的能力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