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砺,字梦臣”阅读答案附译文

“张砺,字梦臣”阅读答案附译文

ID:22361291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张砺,字梦臣”阅读答案附译文_第1页
“张砺,字梦臣”阅读答案附译文_第2页
“张砺,字梦臣”阅读答案附译文_第3页
“张砺,字梦臣”阅读答案附译文_第4页
“张砺,字梦臣”阅读答案附译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砺,字梦臣”阅读答案附译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张砺,字梦臣”阅读答案附译文阅读下文,完成第4-7题。张砺,字梦臣,磁州滏阳人也。砺幼嗜学,有文藻。在布衣时,或睹民间争竞,必为亲诣公府,辨其曲直,其负气也如此。唐同光初,擢进士第,寻拜左拾遗,直史馆。会郭崇韬伐蜀,奏请砺掌军书。蜀平,崇韬为魏王继岌所诛,时崇韬左右亲信皆惧祸奔逃,惟砺诣魏王府第,恸哭久之,时人皆服其高义。及魏王班师,砺从东归。至利州,会康延孝叛,回据汉州,圜奉魏王命,回军西讨延孝。时砺献谋于圜,请伏精兵于后,先以羸师诱之,圜深以为然。延孝本骁将也,任圜乃儒生也,延孝闻圜至,又睹其羸师,殊不

2、介意,及战酣,圜发精兵以击之,延孝果败,遂擒之以归。是岁四月五日至凤翔,内官向延嗣奉庄宗命,令诛延孝。监军李延袭已闻洛中有变,故留延孝,且害任圜之功故也。圜未决,砺谓圜曰:“此贼构乱,遂致凯旋差晚,且明公血战擒贼,安得违诏养祸,是破槛放虎,自贻其咎也。公若不决,余自杀此贼。”任圜不得已,遂诛延孝。未几,父之妾卒。初,妾在世,砺以久侍先人,颇亦敬奉,诸幼子亦以祖母呼之。及卒,砺疑其事,询于同僚,未有以对,砺即托故归于滏阳,闲居三年,不行其服,论情制宜,识者韪之。高祖起于晋阳,唐末帝命赵延寿进讨,又命翰林学士和凝

3、与延寿偕行。砺素轻凝,虑不能集事,因自请行,唐末帝慰而许之。及唐军败于团柏谷,与延寿俱陷于契丹,契丹以旧职縻之,累官至吏部尚书。会契丹主卒,永康王北去,萧翰自东京过常山,乃引铁骑围其第。时砺有疾,方伏枕,翰见砺责之曰:“尔言于先帝,云不得任蕃人作节度使,如此则社稷不永矣;又先帝来时,令我于汴州大内安下,尔言不可;又我为汴州节度使,尔在中书,何故行帖与我?”砺抗声而对,辞气不屈,翰遂锁砺而去。《辽史》:砺抗声曰:“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砺平生抱义怜才,急于奖拔,闻人之善必攘袂以称

4、之,见人之贫,亦倒箧以济之,故死之日,中朝士大夫亦皆叹惜焉。4.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唐同光初,擢进士第,寻拜左拾遗,直史馆。擢:选拔B.故留延孝,且害任圜之功故也。害:妨害,伤害C.不行其服,论情制宜,识者韪之。制:制定,决定D.契丹以旧职縻之,累官至吏部尚书。縻:束缚,5.“砺平生抱义怜才”下列材料说明砺“抱义”的一项是()①惟砺诣魏王府第,恸哭久之②请伏精兵于后,先以羸师诱之,③砺以久侍先人,颇亦敬奉,诸幼子亦以祖母呼之。④砺素轻凝,虑不能集事,因自请行,⑤在布衣时,或睹民间争竞,必为亲诣公

5、府,辨其曲直,⑥砺抗声而对,辞气不屈。A.②④⑤B.①②⑥C.③④⑤D.①③⑥6.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张砺爱学习,有文采,唐同光初年进士及第,未做官的时候,有时看到百姓之间争辩不止,一定亲自去公府,争辩是非曲直。B.康延孝造反,跟随郭崇韬奉魏王命,掉头率军向西讨伐,出谋划策,利用敌人的麻痹思想,派发精锐的士兵来进攻对方,取得胜利。C.父亲的妾死了,砺犹豫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向同僚询问,没有人能回答,砺就找了个借口回到,闲居了三年。D.砺对国家大计一向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赞同任用少数民族的人

6、做节度使,也不赞同他们在皇宫内驻守;爱惜人才,急于做奖励和提拔的事。7.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gkstk.,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⑴此贼构乱,遂致凯旋差晚,且明公血战擒贼,安得违诏养祸,是破槛放虎,自贻其咎也。(5分)⑵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5分)参考答案: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4.B(害:嫉恨)5.D(②是有谋略;④是希望建功立业)6.B(跟随郭崇韬奉魏王命,不是郭崇韬)7.⑴这个人图谋作乱,导致胜利略微晚了些,况且你通过浴

7、血奋战抓到了敌人,怎么能违背君命豢养祸患,这是打破笼子放出老虎,自己遗留祸患啊。(大意2分,差:略微;贻:遗留,留下;致:导致。各1分)⑵这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安危,我实话实说而已,想要杀我就杀吧,为什么用锁来绑我呢!(第一句话的判断句,系:关系到,相关。奚:为什么。各一分,大意2分)翻译:张砺,字梦臣,磁州滏阳人。砺幼年十分爱学习,很有文采。在做贫民百姓的时候,有时看到百姓之间争辩不止,一定亲自去公府,争辩是非曲直,他如此看重气节操守。初年,选拔为进士,不久授予左拾遗,直史馆。正值郭崇韬讨伐蜀国,他上奏

8、请求砺掌管军中文告。平定了蜀国,崇韬被魏王继岌所杀害,当时崇韬左右亲信都害怕招惹祸患奔走逃命,只有砺到魏王的府邸大哭很久,当时人都佩服他的高尚节操。等到出征回来,跟随副招讨使任圜回到自己的领地到达利州,正值康延孝造反,返回占有了汉州,圜奉魏王命,掉头率军向西讨伐。当时砺为出谋划策,请求在后面布置精锐的军队,首先用羸弱的军队来引诱对方,圜认为很对,延孝本来是骁勇善战的将领,任圜是读书人,延孝听说圜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