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赏析

《酒后》赏析

ID:22363651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酒后》赏析  _第1页
《酒后》赏析  _第2页
《酒后》赏析  _第3页
《酒后》赏析  _第4页
《酒后》赏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酒后》赏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酒后》赏析凌叔华,祖籍广东番禺,1900年3月25日出生于北京的名门望族之家。外曾祖父曾是广东颇有名望的大画家;父亲凌福彭曾与康有为同榜进士,并点过翰林,授一品顶戴,官至顺天府尹、直隶布政使,后任北洋政府约法会议员、参政员;母亲李若兰幼年时被广州富户人家收养,也通文墨,是凌福彭的第四房太太。  《酒后》是闺秀派凌叔华于1925年在陈西滢主编的《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发表的第一篇具有影响力的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少妇采苕,向丈夫永璋请求让她去亲吻他的喝醉酒的朋友子仪,但最后并没有亲吻他。  这篇文章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熟练的技巧向读者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人

2、物行为,可以从写作技巧和写作含义进行分析。  第一,作者运用了比喻、联想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例如在描写子仪正在睡觉时的姿态,作者写他的“两颊红得像胭脂一般”,以一个词“胭脂”,就能让人想象出子仪脸颊的色彩,对子仪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另一方面,子仪这样的形象到底有和吸引之处?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故弄悬殊”。一个喝醉酒的男子,就一副红脸颊并不是吸引采苕想亲吻子仪的原因。“那双充满神秘思想的眼,很舒适的微微闪着;两道乌黑的眉,很清楚的直向鬓角分列;他的嘴,平日常充满了诙谐和议论的,此时正弯弯的轻轻的合着,腮边盈盈带着浅笑。”恰到好处的比喻和细致的描写,让

3、子仪的形象活灵活现。作者随之用夫妻俩的对话来刻画子仪的形象,特别是丈夫滥情的赞美——“他的丰采言语却不一定美好,只有他——实在使我倾心的,咳,他那一样都好!”使子仪的形象更加丰满。  同时,作者也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把外表美与心灵美联系起来。“我相信一个人外表真美的,心灵也一定会美。”这使文章得以升华,是起画龙点睛的句子。如果把这个句子独立出来,那么就使得整篇文章不协调,显得突兀了。在古代诗歌中,诗人们经常会运用这种手法,如曹植的《七哀》中“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李白的《捣衣篇》中“闺里佳人年十馀,颦蛾对影恨离居”、张若虚的

4、《春江花月夜》中“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等都运用联想来体现主人公的思念,诗文并没有直说思念,而是说主人公想到了家乡里的妻子在做什么动作。同样,《酒后》的人物、行为、语言都带能带给人联想的空间。作者巧妙地安排这些句子,把这些句子穿插在人物的对话当中,使文章更显自然。  第二,在写作内容及其深层意义来说,这篇文章能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首先,文章中永璋说“亲爱的,你真是喝醉了。夫妻的爱和朋友的爱是不同的呀!”在永璋的眼中,朋友就是朋友,夫妻就是夫妻,但是永璋也希望妻子同他一样的爱他

5、的朋友,却不能允许妻子和他的朋友接吻。妻子认为,她爱丈夫,她可以跟丈夫接吻,丈夫爱朋友,她也可以跟丈夫的朋友接吻。在这当中,可以看出永璋对妻子的强烈占有欲,但让他矛盾的是,妻子要爱他的朋友但不能和朋友接吻。这可以让人想到作者本身的生活,可以说作者是把自己的经历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永璋作为采苕的丈夫,他的思想是带有男权主义色彩的,他四次否定了妻子的要求:妻子说,“闻一闻,并不是吻(KISS)”——“那怎么行?”(第一次);他还是不能释怀,他在想想说“你另想一个要求可以吗,我不能答应你……”(第二次);第三次就是说明夫妻的爱和朋友的爱是不同的,他也不明

6、白为什么不能允许妻子这样做;妻子却继续说:“你得答应我,只要去KISS他一秒钟,我便心下舒服了。你难道还信不过我吗?”永璋只是感到妻子的坚决,只解释不是不信,只是觉得不能答应这一要求(第四次)。永璋的传统思想在言语中深切地显示出来,只是他“只缘身在此山中”,未能醒觉过来这是他的男权主义思想而已。  相反,妻子却一再要求丈夫同意。从“我什么也不要,我只要你答应我一样东西……只要一秒钟。”、“我,我只想问一问他的脸,你许不许?”、“是的,我总不能舒服,如果我不能去KISS他一次。”这些句子中,女子采苕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她想去吻子仪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她的女

7、性温柔的一面慢慢地消淡下去,代之以一种强烈的口吻,这可以看出她的女权主义思想在逐渐显露出来。。在当时提倡婚姻自主和追求个性解放的年代,而作为女人,女人就应该追求婚姻自主和追求个性解放,对此,杨义认为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采苕“追求爱情而又羞于流露友情,感情适可而止,没有悲伤与忧愁,没有挣扎与耻辱。一吻之求,充其量不过是五四时期追求个性解放的急波狂澜在一个温饱宅院中泛起的若隐若现的涟漪”。女主人公采苕在小说当中就像一个少女一样,她在追求者自己的幸福,但因现实的约束,她又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和丈夫的感受。如果采苕并不是一个少妇,她定会敢于主动追求属于自己的婚姻。 

8、 其次,从整篇文章来看,采苕的言语是一种前意识被激活的在清醒状态下的无意识的行为。女主人公采苕当着丈夫的面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