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重刊临川文集叙》阅读答案附翻译

《绍兴重刊临川文集叙》阅读答案附翻译

ID:22365151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绍兴重刊临川文集叙》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1页
《绍兴重刊临川文集叙》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2页
《绍兴重刊临川文集叙》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3页
《绍兴重刊临川文集叙》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4页
《绍兴重刊临川文集叙》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绍兴重刊临川文集叙》阅读答案附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绍兴重刊临川文集叙》阅读答案附翻译《绍兴重刊临川文集叙》阅读答案附翻译绍兴重刊临川文集叙绍兴重刊《临川集》者,郡人王丞相介父之文,知州桐庐詹子所谱而校也。艺祖①神武定天下,列圣②右文而守之。江西士大夫多秀而文,挟所长与时而奋。王元之、杨大年笃尚音律,而元献晏公④臻其妙;柳仲途、穆伯长首唱古文,而文忠欧阳公集其成。南丰曾子固,豫章黄鲁直,亦所谓编之乎诗书之册而无愧者也。丞相旦登文忠之门,晚跻元献之位,子固之所深交,而鲁直称为不朽。近岁诸贤旧集其乡郡皆悉刊行而丞相之文流布闽浙顾此郡独因循不暇而詹子所为奋然成之者也。纸墨既具,久而未出。一日谓客曰:“读书未破万卷,不可妄下雌雄

2、。校正之难,自非刘赂、扬雄莫胜其任。吾今所校本,仍闽浙之故耳,先后失次,讹舛尚多。念少迟之,尽更其失,而虑岁之不我与也,计为之何?”客曰:“不然。刘、杨不世出,天下未尝废书。凡吾所为,将以备临川之故事也。以小不备而忘其大不备,士夫披阅,终无时矣。明窗净榻,永昼清风,日思误书,自是一适。若览而不觉其误,思而不能得,虽刘、杨复生,将如彼何哉?詹子曰:“善。客其为我志之。”十年五月戊子,豫章黄次山季岑父叙。【注解】①艺祖:有文德之祖。后用以为开国帝王的通称。②列圣:指历代帝王;诸皇帝。③元献晏公:晏殊,临川人,北宋著名词人。封临淄公,谥号元献。(选自《临川文集》,有删节)10.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列圣右文而守之右:尊崇,崇尚B.穆伯长首唱古文唱:倡导;发起C.仍闽浙之故耳仍:仍然,仍旧D.日思误书,自是一适适:快乐,满足11.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亦所谓编之乎诗书之册而无愧者也/相与枕藉乎舟中B.子固之所深交/内无孟尺应门之僮C.以小不备而忘其大不备/夜缒而出D.客其为我志之/其孰能讥之乎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近岁诸贤旧/集其乡郡/皆悉刊行而丞相之文/流布闽浙/顾此郡独因循不暇/而詹子所为奋然成之者也B.近岁诸贤/旧集其乡郡皆悉刊行/而丞相之文流布/闽浙

4、顾此郡/独因循不暇/而詹子所为奋然成之者也C.近岁诸贤旧集/其乡郡皆悉刊行/而丞相之文/流布闽浙/顾此郡独因循不暇/而詹子所为奋然成之者也D.近岁诸贤旧集其乡郡/皆悉刊行/而丞相之文流布/闽浙顾此郡/独因循不暇/而詹子所为奋然成之者也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读书未破万卷,不可妄下雌雄。校正之难,自非#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gkstk.,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刘向、扬雄莫胜其任。(4分)(2)念少迟之,尽更其失,,而虑岁之不我与也,计为之何?(4分)(3)若览而不觉其误,思而不能得,虽刘、杨复生,将如彼何哉?(4分)参

5、考答案:10.D【仍:依照;沿袭。】11.A【介词,于、在。B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D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哪里”】12.C13(1)没能读尽万卷书,就不能随意评判高下。校勘修订太难了,倘若不是刘向、杨雄就没有人能够胜任这个工作。(“破”“雌雄”“自非”“莫”各1分)(2)我想稍微地推迟一些,完全地更正文集中的错漏,但是又考虑到时间不等我,这有什么办法吗?(“少”“更”“迟”“我与”宾语前置各1分)(3)如果看着书而不觉察书中的错误,思考而不能够有所得,即使刘向、杨雄复生,对这

6、种情况又能怎么样呢?(“览”“虽”“复生”“如……何”各1分)译文绍兴重刊《临川集》,是郡人王介父丞相的文章,知州事桐庐詹子按类编排成书且校对的。自从太祖英明威武平定天下,历代皇帝崇尚文治以守成。江西士大夫多优秀而有才华,靠着自己的能力与时代一起奋起。王元之、杨大年特别崇尚词的韵律,但是直到晏殊元献公才极尽它的妙处;柳仲途、穆伯长首先倡导古文,而直到欧阳文忠公才自成一格。南丰的曾巩(子固),豫章的黄庭坚(鲁直),也都是那编列于诗书文献而没有什么惭愧之处的。丞相王安石早晨能登入欧阳文忠公的门径,不久就登上晏殊元献公的位置(丞相),他是曾巩所愿深交,黄庭坚称为永存不朽的人。近

7、年来诸位贤达的旧集在他们的乡郡都能够刊行,但王丞相的文章流传散布在闽浙各地,只有本郡仅沿袭就来不及,于是,詹先生奋起而编辑。纸墨等工具准备好之后,很久也没有完成。有一天,詹先生对客人说:“没能读尽万卷书,就不能随意评判高下。校勘修订太难了,倘若不是刘向、杨雄就没有人能够胜任这个工作。我如今所校对的底本,因为沿袭了闽浙的原因,先后次序错乱,文字方面的错误还有很多。我想稍微地推迟一些,完全地更正文集中的错漏,但是又考虑到时间不等我,这有什么办法吗?”客人回答说:“你这样就不对了。刘向、杨雄不可能世世代代出现,但天下也没有废掉书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