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与《哈姆雷特》之比较

《夜宴》与《哈姆雷特》之比较

ID:22366746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夜宴》与《哈姆雷特》之比较  _第1页
《夜宴》与《哈姆雷特》之比较  _第2页
《夜宴》与《哈姆雷特》之比较  _第3页
《夜宴》与《哈姆雷特》之比较  _第4页
《夜宴》与《哈姆雷特》之比较  _第5页
资源描述:

《《夜宴》与《哈姆雷特》之比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夜宴》与《哈姆雷特》之比较[摘要]冯小刚导演是以贺岁片著称的,从1997年至今贡献了八部贺岁影片,而本文要讨论的影片《夜宴》是一部不是在贺岁档推出的电影,但是其票房还是很可观;通过与《哈姆雷特》进行比较,来探寻两者的不同点,以及影片的改编和其自身的特征。  [关键词]情感独白彷徨改编爱情    众所周知,由冯小刚导演执导的首部古装影片《夜宴》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该片把故事发生的背景定在五代十国,那时战乱频繁,宫廷斗争残酷,皇上、母后、将军、太子、公主各自心怀鬼胎,母后暗中联合公主和朝廷重臣,借为太子谋位之名,密谋篡夺皇

2、位,而太子也欲借母后的势力夺取皇权。在一场晚宴上,他们都企图在这场鸿门宴中消灭对手,影片的高潮部分是母后联合起来的势力大胆灭王,王子也终于向所有人复仇了,宴会最终结束了无休止的争夺战,但王子也无法逃脱命运的桎梏,他们最终都成为这场残酷人性斗争的牺牲者,无一幸免。  纵观整部影片,的确,《夜宴》就是一部中国版的《哈姆雷特》,但是仔细比较,便还是能发现有许多不同之处。  其中的第一个问题是把时间定在五代十国的理由是什么?编剧盛和煜的解释是“明代教条、清代不代表古典,五代十国的文化包容性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其实,对于影片《夜宴》来说,把背景

3、放在五代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大部分观众对于五代的历史都比较模糊,具体的正史也很少普及。另外,五代与唐朝也十分接近,这就会使得观众本能地认为那依然是一个强盛的中国,又可以照着唐朝的方式来建构人物。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外国人不知道,中国人不明白的历史时期给中国版《哈姆雷特》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背景。第二个问题是,与《哈姆雷特》相比,到底有哪些情节变化?这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方面。显然,无鸾正是哈姆雷特,厉帝是国王克劳狄斯,而婉后是王后,青女是奥菲利娅,殷隼是雷欧提斯,殷太常就是宰相波洛涅斯等等,都一一对应了。下面再具体分开来细说。  首先,在影片

4、中婉后成了无鸾的爱人,而不是他的母亲。也只是伦理学意义上的母后。影片在开篇就通过旁白交待了人物关系,即第一,婉后与无鸾的情感关系;第二,婉后被无鸾的父亲所娶;第三,厉帝害死了先帝而霸占了婉后。那么这三层人物关系与霸占哈姆雷特母亲的叔叔相比是不同的,因为如果是情感上的冲突,那么无鸾与其父亲就应该有着很深的裂痕,但是这条裂痕被创作者巧妙地消解了,就是以打发到南方练歌舞的方式消解了;而且,《夜宴》在建构厉帝与无鸾的关系时,其主要的冲突还是情感冲突,也就是说他对于厉帝的仇恨以及他对于父亲的仇恨是同源的,在同样对叔叔篡位不知情的前提下,这样的情

5、感显然与《哈姆雷特》中的叔叔不但继承王位,也顺便把王后继承了,而产生的情感作用于哈姆雷特来进行比较,更具有悲剧性。当然,随着剧情的逐渐发展,不管是无鸾还是哈姆雷特都会揭开父王被杀的谜底,但是,哈姆雷特的父王是一个在道德上几乎完美的优秀国君,而无鸾的父亲就不是这样的,这就使得在王子复仇的出发点上存在着道德编码的不纯洁,从而在影片发展到高潮时,很难让观众认同这种复仇的悲剧性力量。其二,无鸾在得知先帝去世之后,在付出自己的惨痛代价——歌舞陪练被全部杀光之后,历经磨难回到宫中。按常理,这时候他应该是跑得无影无踪了,事实并非如此,而且无鸾的使命

6、在这里突然转向了,变成了要查处父亲死亡的真相,并且创作者不断强调,企图淡化其回宫的另一个目的——婉后。在影片中礼教的维护者裴洪被杖毙,而王子无鸾则在进宫之后便成了一个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创作者似乎要在其身上建构起一种道德规范,然而,他所维护的父亲却也是一个纳媳为妻的“明君”。更进一步,无鸾爱的是婉后,而青女爱的是无鸾,这组三角关系在《哈姆雷特》中是没有的。与《哈姆雷特》原着中,爱人奥菲利娅的死所加剧的复仇力量相比,影片在高潮中所展示无鸾的剑就显得软绵无力。  其三,《哈姆雷特》在戏剧开篇就展现一个很重要的情节,那就是用父王的鬼魂把事实真

7、相告诉王子。而在《夜宴》中,影片让王子得知事情真相的方式可谓是费了一番功夫的,那就是靠一条王子在洗澡时从天而降的毛巾,上面画着从耳朵里吹进毒药的图画。影片之所以做这样的修改是因为自己遇到了叙事的障碍——对于霸占儿媳妇的先帝而言,要是再来向儿子告知事实真相,这是观众所不能接受的,于是从天而降的毛巾完成了这一逻辑关系的拐点。《哈姆雷特》中父王的灵魂告诉哈姆雷特不要伤害他的母亲,而影片《夜宴》中靠一条毛巾来叙事,至少没有点明王子无鸾是不可以伤害婉后的,这就为影片的结尾埋下了伏笔。  其四,莎士比亚让哈姆雷特用尽最后一口气刺杀了国王虽然简单直

8、白,但是却建构起了整个故事的叙事逻辑,而《夜宴》让厉帝自己去死,虽然创作者主观愿望希望能对原着有所改变,就如本片盛和煜所说“戏剧能逆转,而不能顺撇”,但是却动摇了故事的基石。  最后,《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在舞台上用大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