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的成书、散佚及整理

《永乐大典》的成书、散佚及整理

ID:22366911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永乐大典》的成书、散佚及整理  _第1页
《永乐大典》的成书、散佚及整理  _第2页
《永乐大典》的成书、散佚及整理  _第3页
《永乐大典》的成书、散佚及整理  _第4页
《永乐大典》的成书、散佚及整理  _第5页
资源描述:

《《永乐大典》的成书、散佚及整理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永乐大典》的成书、散佚及整理摘要:《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保存了我国十四世纪前文学、艺术、宗教、历史等学科领域的丰富资料。但是《永乐大典》自成书后或遭盗窃、或经焚毁,如今已所剩无几。本文旨在对这部类书的成书、散佚及整理作一简要回顾。关键词:《永乐大典》成书散佚整理中图分类号:Z224文献标识码:A:1005-5312(2009)11-一、《大典》的成书始末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国家就很重视图书的修撰整理工作。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书庶吉士解缙上书朱元璋,提出编一部“上溯唐、虞、夏、商、周、

2、孔,下及关、闽、濂、洛,根实精明,随事类别”的大类书。但因当时立国未久,诸方面条件尚未具备而终未成。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喜欢《韵府群玉》等类书,然病其收录未广,内容单薄。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初一日,明成祖对侍读学士解缙说:“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秩浩穣,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万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耳。尝观《韵府》、《回溪》二书,事虽有统,而采摘不广,记载太略。尔等其如朕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解缙

3、受命之后,汇集学者172人开始编写,历时17个月编成。永乐二年十一月,“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解缙等进所纂录韵书,赐名《文献大成》,赐解缙等百四十七人钞有差。”但永乐皇帝仍认为采摘不广,记载太略,命太子少师姚广孝与解缙同为监修、翰林学士王景等为总裁重修。重修工作从永乐三年(1405年)元月开始,至永乐五年(1407年)成书,更赐名《永乐大典》。明成祖亲为作序。全书凡22877卷,凡例并目录60卷,3.7亿字,装成11095册,黄绢硬面、包背装,封面上有黄绢书签,题“永乐大典”四字,下注卷第几。《大典》是在南京修成的,

4、书成后,珍藏于南京文渊阁,公元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大典》也随之北移,贮藏于文楼。又据明代姜绍书《韵石斋笔谈》记载:《永乐大典》编成之后“因卷帙浩繁,未遑刻板,止写原本。至弘治间藏之金匮。嘉靖三十六年,大内回禄,世宗亟命挪救,书幸未焚,敕阁臣徐文贞阶,复令儒臣照式摹抄一部。当时供誊写者一百八名,每人日抄三页,自嘉靖四十一年起,至隆庆元年始克告竣。”于是《大典》有了正副两本,分藏于文渊阁与皇史宬。二、《大典》副本的散佚目前所见到的《大典》皆是残存的副本,正本到现在为止一页未见。《大典》副本共有11095册,明嘉靖以

5、后一直藏于皇史宬,清雍正年间移入翰林院。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曾对实存册数作过详细统计,当时还剩9881册,佚去1215册。《大典》副本散佚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官吏的监守自盗。刘声母《苌楚斋随笔》说:“(偷盗者)早间入院,带一包袱,包一棉马褂,约如《大典》二本大小,晚间出院,将马褂加穿于身,偷《永乐大典》二本……包于包袱内而外也。”这些官员偷到《大典》后,多以十两银子一册售给了洋人。到光绪元年(1875年),翰林院中的《大典》只剩下不及五千册。光绪二年(1876年)只剩下不及四千册,光绪十八年(1892年),据《翰

6、林院旧书目录》记载,《永乐大典》尚存870本。学术界大多认为《大典》的最后散佚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造成的。事实上,到1900庚子事变翰林院被焚前,《大典》就已陆陆续续被国人盗走了。杜泽逊说:“《永乐大典》的确于1900年庚子事变时遭到焚毁,地点也确在翰林院,但翰林院被焚与八国联军并没有直接关系,因为纵火者应为围攻使馆的国人,而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则在翰林院被焚的54天之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清军和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的使馆区。为了攻击使馆,围攻者采用了火攻,作为英国使馆背面屏障的翰林院被大

7、火焚烧了。翰林院中大量的图书文献及书版,其中包括《大典》及《四库全书》底本大多遭到了焚毁或随意抛弃损毁,有的被馆中人趁机盗走,又有很多书被守军人员拿去当纪念品。“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六月十一日,英使馆交回《大典》330册。这些《大典》后来又被那些监守自盗者瓜分。到1912年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时,只剩有64册了。由此可以做出推测,因为真正焚毁的《大典》数量并不太多,那么那些遭受盗掠的《大典》存世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三、《大典》的收集与保存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鲁迅出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科长,在他

8、的努力下,从陆润庠处将64册《大典》藏入京师图书馆。之后经京师图书馆员工四处征集,数量增加到90多册。1951年,苏联斯大林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图书馆将11册《大典》赠还北京图书馆收藏,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赠还52册,苏联科学院图书馆赠还1册,民主德国归还3册。此后还从香港收藏家陈清华手中购回4册,在山东东掖县一农民家中发现1册,北京图书馆顾子刚捐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