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镜》校证六则

《韵镜》校证六则

ID:22367110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韵镜》校证六则_第1页
《韵镜》校证六则_第2页
《韵镜》校证六则_第3页
《韵镜》校证六则_第4页
《韵镜》校证六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韵镜》校证六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韵镜》校证六则关键词:韵镜;校证;外转;内转《韵镜》自清末回归中土以来,研究成果日渐丰富。然就其系统的校证之作来看,在中国学者中,先有龙宇纯的《韵镜校注》,次有李新魁的《韵镜校证》、陈广忠的《韵镜通释》,近有杨军的《韵镜校笺》。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杨军的《韵镜校笺》更被誉为是《韻鏡》研究“里程碑式的”著作。然正如宋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二十五·杂志二》(1986:862-852)中所说:“尝谓校书如扫尘,一面扫,一面生,故有一书每三四校犹有脱缪。”今取《韵镜》中之六例以就正于方家。一、外转第十七开上声二等初母位置,《韵镜》佐藤本、福德二年本、天文十九年本、永禄本、宽永五年

2、本、北京大学影印本、日刊本作“齓”,其它各本作“齔”。考韵书,S.2071、“王三”、《集韵》作“齓”,P.2011原卷照片不清,姜亮夫抄作“齔”。《广韵》作“齔”,注“俗作齓”。S.2071初隐反,《集韵》初堇切,其它初谨反。以上并收于隐韵。《集韵》除此之外,另两见于准韵。一为楚引切,一为创允切。戴震《声类考》认为此字为臻韵上声字。考《说文》作“齔”,(44)“毁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齔,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齔,从齿从七”。《段注》改篆作“齔”,说解作“”,取其变义。龙宇纯《韵镜校注》(1976)、陈广忠《韵镜通释》(2003)未提及字形问题。李新魁《韵镜校证》(198

3、2:187)指出:“案齔字又通作齓,见《干禄字书》。”今考《干禄字书》,其说是。则“齔”殆为唐时标准字形,“齓”为相承久远的、在唐时通行的字形。杨军(2007)说从段注作“齔”。蒋冀骋(1993:118)认为此字形当从“七”作,理由有三:一为从七声,声中有义;二为从七声合于古今声韵;三为汉人碑记“齓”均从七。蒋氏说理详实有据,可从。则此字形当从“七”作“齓”。然此字形从“七”、从“”或从“匕”等在字形上甚难分辨。《干禄字书》言“齓”为通体,可见此字字形作“齓”已相承久远,S.2071、“王三”字形作“齓”即为其证;与信范本属于同一系统的佐藤本以及宝生寺藏福德二年本这一重要

4、的早期写本亦作“齓”。综此,今疑《韵镜》此原或当作“齓”与S.2071、“王三”等唐时或其前切韵系韵书合,作“齔”者殆为传抄刻写过程中所误或后人所改。二、内转第二十八合韵目,(文)于一等位置依次列“歌”、“哿”、“箇”,于三等位置依次列“戈”、“果”、“过”。其它各本仅依次列“戈”、“果”、“过”。杨军(2007:310)认为:“按(文)于本转所列韵目,当是据《广韵》以前韵书,或存其原书旧式也。然则诸本作戈、果、过者,乃本书流传于日本时后人据《广韵》、《集韵》或《七音略》而改也。”杨军对“(文)”的认识来自马渊氏书。然先生对马渊氏书中所述理解上殆有疏漏。据马渊氏书,(文)

5、于一等位置依次列“歌”、“哿”、“箇”,于三等位置依次列“戈”、“果”、“过”,并非仅列“歌”、“哿”、“箇”。今考韵书,S.2071、P.2011、“王三”还没有分出“戈”、“果”、“过”三韵;《唐韵》去声“箇”、“过”已分立两韵,相应的平、上亦当分为了两韵;五代刻本类韵书残缺,未知;《广韵》、《集韵》两分。是《韵镜》原本即于本图并列“歌”、“哿”、“箇”和“戈”、“果”、“过”;还是原本仅作“歌”、“哿”、“箇”,在抄刻过程中据后世韵书添加“戈”、“果”、“过”;还是原本标作“戈”、“果”、“过”,在抄刻过程中后人添加“歌”、“哿”、“箇”,难以确证,今姑存疑。三、外

6、转第三十九开《韵镜》永禄本外转第三十九开上声琰韵三等溪母位置列有“2.”,嘉吉元年本、宝德二年校合本、延德识语本、福德二年本、六地藏寺善本、大永二年本、享禄本、龙谷大学所藏本、天文八年本、天文十九年本、元龟二年本、天正十五年本、宽永五年本、宽永十八年本、北京大学影印本、明历二年本、佐藤本、天理大学附属图书馆别本、日刊本同,文龟二年本、元和五年本作“頇”。然“琰”韵为收-m尾的韵,“2.”从“平”声,“頇”从“干”声,并与“琰”韵收-m尾不协,此殊使人疑。考其它韵图,元至治本通志《七音略》此位置列“3.”;《切韵指掌图》宋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部丛刊本此位置列“2.”,十万

7、卷楼丛书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此位置列“3.”;《切韵指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此位置列“2.”,芋园丛书本此位置列“2.”。然考韵书,S.2071、P.2011、故宫博物院藏宋濂跋本唐写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广韵》上声琰韵并收有“”小韵,S.2071丘捡反,其它丘检反(切),四、外转第三十九开去声三等群母位,《韵镜》宝德二年校合本作“”,其它各本无字。龙宇纯《韵镜校注》(1976)、李新魁《韵镜校证》(1982)、陈广忠《韵镜通释》(2003)殆未见《韵镜》宝德二年校合本,故均未提及。杨军(2007:428)认为宝德二年校合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