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

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

ID:22374137

大小:5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8

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_第1页
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_第2页
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_第3页
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_第4页
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创造世界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奇迹,然而在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由于国家实行局部优先发展策略,导致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速度存在差异,若这种经济发展差距长期存在,将不利于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但要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需分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并且受众多因素影响,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观存在,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期,我国实行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计划经济,部分学者认为在此阶段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

2、相对较小,其中Riskin(1987)认为改革开放前中国各省之间居民收入差异在缩小;但一些学者持相反观点,例如Friedman(1987)与Selden(1988)认为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发展差距在扩大;而Tsu(i1993)则认为在1970年以前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不太大,但在自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差距急剧扩大。国内学者杨开忠(1994)认为我国区域间经济差距以1978年为转折点,即在1978年以前差距在缩小,而在1978年以后差距呈扩大趋势。陈秀山等(2004)认为19702002年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经历了三个阶段,19701977年差距逐渐扩大,19

3、781992年差距逐渐缩小,但在1992年以后这种差距又开始扩大。蚁荣春(2006)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分别在1960与1976年达到最大。但由于在这些研究中改革开放以前数据缺乏可靠性,因此对于改革开放之前的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的参考价值有限。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之后,随着数据统计与理论研究的逐渐完善,区域间经济差距研究得到充分发展。在我国区域间经济差异实证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人均国民收入、居民收入、人均GDP等指标。在研究区域间经济差距初期主要有两类方法,一种主要采用描述绝对差距的标准差和极差;另一种主要采用描述相对差距的变异系数、极

4、值比率等,这些方法虽然能体现出这些指标随时间变化的差异,但是并不能表达出这些差异与构成,因此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对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逐步走向计量化,并可以对其成分进行分解,由于研究时采取的指标、选取的数据样本长度、地域划分方法不同,分解得出结论也不尽相同。Scot(t1994)对中国基尼系数进行分解,得出东部省份经济发展差异显着增加,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扩大区域间经济差距。Ying(1999)对中国各省份人均GDP指标进行分解,沿海省份与内陆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在19781990年呈缩小趋势,但在1990年以后差距开始扩大。同样刘夏明等(

5、2004)与黄涛等(2006)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间差距主要于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  二、数据样本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样本  本文采用的数据于中国经济统计X数据库,并以1978年为基期消除物价的影响,将我国31个省份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对于目前有多种划分东、中、西部地区的方法,本文将参考国务院在七五计划报告中对我国国土所作的划分,由于与东部其他省份相比,广西省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将其划分到西部地区。从而将我国各地区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与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

6、、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与湖南9个省(区);西部地区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与新疆11个省(区、市),考虑到数据可靠性与可得性,在本文的研究中,西部地区将不再考虑西藏自治区,并将重庆市与四川省合并,因此西部地区将只包括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与新疆9个省(区)。  (二)基尼系数分解方法  基尼系数通常用于描述收入差距,在没有分解公式之前,只能用于研究总体差距的变化情况,无法研究样本内部和样本间的差距。直到Dagum(1997)提出一种基尼系数按地区分解的方法,并在之后得到不断

7、改进,使得基尼系数差异分解更加完善,其分解过程如下:  基尼系数计算公式为:【1】    其中yji与yhr分别表示j区域中i经济体与h区域中r经济体的人均GDP,k表示样本中区域数量,本文代表东、中、西部三个区域,nj与nh分别表示j区域与h区域中经济体【10】    基尼系数可以按照区域分解为区域内差距贡献Gdash;2010年我国人均GDP基尼系数、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之间基尼系数以及三大区域内部基尼系数。  三、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  为分析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我国总体经济差距的影响程度,本文将采用我国29个省(市)人均GDP数据分析

8、19782010年区域差距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如图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