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孙吴乡村家族中的“寡嫂”和“孤兄子”—

三国孙吴乡村家族中的“寡嫂”和“孤兄子”—

ID:22375089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三国孙吴乡村家族中的“寡嫂”和“孤兄子”—_第1页
三国孙吴乡村家族中的“寡嫂”和“孤兄子”—_第2页
三国孙吴乡村家族中的“寡嫂”和“孤兄子”—_第3页
三国孙吴乡村家族中的“寡嫂”和“孤兄子”—_第4页
三国孙吴乡村家族中的“寡嫂”和“孤兄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国孙吴乡村家族中的“寡嫂”和“孤兄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三国孙吴乡村家族中的“寡嫂”和“孤兄子”—走马楼简牍提供了反映当时乡村社会关系的丰富史料,其中有关家族结构及其具体生活景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  走马楼出土竹简可见“寡嫂”称谓,有关简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一时期当地乡村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一  据《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释文,有如下内容值得我们注意:(1)春(?)寡络材陞c241(2)□寡履曦チ□□□1409(3)□□〖寡〗隆酢寄辍姜2633(4)雷寡麓笈杷年卅三筭一刑右足复2880(5)晒旬麓笈豆年六十四3983(6)胡寡氯昴臧耸五8490(7)晟寡麓迥陞c二筭一849

2、8(8)寡麓笈妾年七十六10268(9)赞寡麓笈誓曦ザ筭一10279整理组在《凡例》中写道:“竹简中的古字和俗别、异体等字,释文一般均改为通行繁体字。”“有规律的俗别等字,处理采取统一原则。”“唯竹简‘叟’均作‘更’,而‘更’均写作‘谩,字形变化较大,释文仅将‘恰、‘拧、‘啤、‘摹统一改为‘浭’、‘隆、‘鲠’、‘梗’,而不统一改为‘溲’、‘嫂’、‘取、‘艘’。”[1]比较引人注目的例证,有:船十一梗所用前已列言2512整理组注:“‘梗’为‘艘’之别体。”[2]简文“船十一梗”即“船十一艘”,可以作为我们考察当时船队规模时的参考。[3] 

3、 可见,“寡隆本褪恰肮焉”,是简(1)至简(9)共同出现亲属称谓。其实,“寡嫂”写作“寡隆保史已有例。《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风习:“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沒则妻后母,兄亡则纳袭拢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袭隆保李贤注:“寡妇曰‘稀。”《后汉书·乌桓传》关于乌桓风习,也有“其俗妻后母,报寡拢死则归其故夫”的记述。“嫂”皆写作“隆薄(转载自zw.nseac.作文网)  此外,走马楼简中,我们还看到出现“寡妇”字样的简例:(10)素寡妇大女思年卅六筭一八十〖可〗复3322(11) 醯芄迅径}年廿二□4176

4、(12)〖大〗寡妇大女思年六十二7784(11)“弟寡妇”,似乎应当理解为亡弟的妻子,具有与“寡嫂”相对应的身份。而(10)(12)只称“寡妇”,其身份尚未明了。简文所见“寡嫂”、“弟寡妇”和“寡妇”,无疑都是兄弟和其他亲属的未亡人。以上12例中,除(5)“晒旬麓笈豆年六十四”,(6)“胡寡氯昴臧耸五”,(8)“寡麓笈妾年七十六”,(12)“大寡妇大女思年六十二”4例年长外,而(3)年龄不详,其他(1)(2)(4)(7)(9)(10)(11)7例,平均年龄只有31.57岁。特别是其中的(9)(11)两例,只有22岁。从现有资料虽然不能推

5、定其寡居的时间,但是没有迹象表明她们是刚刚守寡。虽然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这些妇女丧夫的具体原因,然而却很容易联想到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所谓“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出现“寡嫂”、“弟寡妇”和“寡妇”的简例,应当是一种或数种记录“户”的构成形式的文书的部分内容。有的学者称这种文书为“户籍”。其典型形式,是整理组将“编号128、129、130、131简”相缀连,“按户籍格式”进行的排列:吉阳里户人公乘孙潘,年卅五,筭一(130)潘妻大女茑,年十九,筭一(131)潘子女□,年五岁(128)凡口三事二,筭二事,訾五十(129)[4]“编号1

6、28、129、130、131简”,整理号为10379、10380、10381、10382。[5]前引12例简文在这种文书中的位置,应当与编号131、128简,即“潘妻大女茑,年十九,筭一”和“潘子女□,年五岁”相当。也就是说,这些“寡嫂”、“弟寡妇”和“寡妇”,都是出现于“户人”某某名下的户口资料中,而使我们获得了接触机会的。然而其身份,绝对不是“户人”之“妻”,她们在“户”中的地位,其实只是与“潘子女□,年五岁”类似。她们作为“户人”夫妇的附属亲族,在同一个基本家庭单位中生活。  与(5)“晒旬麓笈豆年六十四”内容相关,有可能原为一组

7、“户籍”资料的简例,有:高平里户人公乘张赡陞c七筭一3920与(7)“晟寡麓迥陞c二筭一”有关,或许可以排列为一组“户籍”资料的简文,又有:晟母大女思年七十一7397有可能可与(9)“赞寡麓笈誓曦ザ筭一”复原为一组“户籍”资料的简文,则有:东阳里户人公乘□赞年廿一筭一给县卒10308赞男弟□年十九筭一10273(9)自然应当排列在“东阳里户人公乘□赞年廿一筭一给县卒”简后。两者之间,至少应当有“赞妻”一条。二  反映汉代以来“寡嫂”身份及其在家族中特殊地位的资料,在文献记录中多有遗存。  《汉书·王莽传上》说,“(王莽)受礼经,师事沛郡

8、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王莽以道德修养方面的优势争取人心,取得显著的成效。而“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是他德行表演重要的节目之一。《后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