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中职生的素质教育

正确理解中职生的素质教育

ID:22386439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正确理解中职生的素质教育_第1页
正确理解中职生的素质教育_第2页
正确理解中职生的素质教育_第3页
正确理解中职生的素质教育_第4页
正确理解中职生的素质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确理解中职生的素质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正确理解中职生的素质教育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校和教师要避开素质教育的误区,不仅要加强职业能力教育,更需要开展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个掌握、四种能力和一个健康等素质教育。  关键词:职业学校素质教育误区内容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对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但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是值得每位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认真去

2、探讨的。  一、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素质教育思想所强调的是,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以学生为本,要注意素质的提高。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会陷入以下的误区:  首先,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教师的教学过于控制人的个性的发展,即过于鼓励学生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专心听讲的“好学生”角色行为,抑制学生独立思考、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的“独立”行为;过于重共性轻个性、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而轻内在能动。  其次,以为开发智力就是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内容,或者是全部内容,并有意无意地用开发智力来

3、代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认为在教学法中多设计一些问题,多启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就素质教育了。其实创造力与智力不同,创造力包含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等。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也就是说,培养创造力一定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因此,混淆开发智力与培养创造力的区别,用开发智力代替培养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误区。  第三,认为“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把“教”变成了“训练”。“教”和“训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的内容是深邃丰富的,且许多内容是没有唯一答案的,没有错

4、与对、好与坏之分的,如书画的欣赏,“教”的方式是点到为止的。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是“教”的方式,点到为止地把知识或技能传给学生,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训练”则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受训者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忽视受训者的主动性。许多教师没有区别“教”和“训练”,把“教”混用于“训练”,甚至把“教”变成了“训练”,把学生训练成掌握某种技能或训练成考试高手。  第四,学校或教师只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而轻视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及解决问题的独特性。  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正确理解素质教育  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

5、重点、三个掌握、四种能力和一个健康。  “一个核心”是指实施德育素质教育。职业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首先要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把德育教育放在各项素质教育工作之首。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两个重点”是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要把它纳入教学计划和工作计划,并采用有力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切

6、实有效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个掌握”是指贯彻“三个掌握”的基本要求。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知识、掌握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以胜任某专业技术工作,成为初级专门人才。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是适应专业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条件。  “四种能力”是指落实“四种能力”。一是继续学习的能力: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不继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学习将

7、伴随人生的全过程,学会学习、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二是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职业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新型的职业的不断产生决定了现代职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选择职业定终身的传统择业观念已不是新时期的择业观,一个人一生中会面临着职业的多次变化,即使是同一个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职员也会有新的要求。因此,作为职前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培养学生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三是立业创业能力:由于国家改变了以前“包分配”的就业制度,一些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人仍在待业或失业,这现象的主观原

8、因就在于毕业生缺乏立业创业意识和能力,被动地在等待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而没有主动的立业创业。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光有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立业能力和意识。四是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生活的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社会环境的和谐美好等均是这种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