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备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精编

初中必备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精编

ID:22390793

大小:7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9

初中必备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精编_第1页
初中必备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精编_第2页
初中必备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精编_第3页
初中必备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精编_第4页
初中必备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精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必备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精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必备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精编初中必备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精编文学常识和名着阅读教学案课标要求:1、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考点聚焦:1、对文学常识的考查既有客观型的选择题,也有主观型的填写表述题。课内文学常识的考查经常与课文的有关内容放在一起考。2、对名着阅读的考查,方式比较灵活。既考常识性的内容,也考对主要人物、相关故事情节的了解,对有关人物作出简要的分析评价或谈自己的阅读感受。知识点梳理:文化部分一、人的称谓谦称: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

2、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单幼亲属,前者如塞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叫做“尊称”。(1)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2)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3)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

3、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4)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通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三种:(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苍生、黎元、氓等。(2)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

4、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3)年龄的称谓。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报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寇年华”)。束发是男子

5、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期颐是一百岁。二、天文历法星宿: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月亮的别称: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

6、故称银盘、玉盘。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蟾宫。因传说中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宫。因传说中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银河:又名银汉、天河。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秦观《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文曲星: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迁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吴敬梓《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二十四节气: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

7、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nb12345下一页....,。sp;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的歌谣:“春雨惊雪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这里指冬至。”三、古代地理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