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的困境与竞技武术的尴尬

传统武术的困境与竞技武术的尴尬

ID:22392131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9

传统武术的困境与竞技武术的尴尬_第1页
传统武术的困境与竞技武术的尴尬_第2页
传统武术的困境与竞技武术的尴尬_第3页
传统武术的困境与竞技武术的尴尬_第4页
传统武术的困境与竞技武术的尴尬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武术的困境与竞技武术的尴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传统武术的困境与竞技武术的尴尬  自古以来的大部分时期,武术就只有少部分人所有,民间习武一直被统治者严厉禁止,一些人不得不转入地下进行练习。在艰苦寂寞的环境下,通过长期的磨练强大自己;在中国农耕文明社会背景下,形成了独有的封建宗法制,武术仅在门内相授,还有传男不传女的传统思想给武术的普及带来了阻碍。但也不乏有门内人士挑战其他门派的功夫,并讲究武林规矩,摆下擂台较量,如若被打败,有志者必是返回山中苦修十数年后再来一见高低,一颗不服输的心,在武术大成的孤独路上走了太长。  反观现代武术竞赛套路的比赛,在一千多

2、个运动员的比赛场馆内,场上外来观众很少,主动花钱来一睹为快的更是寥寥无几,此刻去揣测武术运动员的心理,没有观众潮涌般的掌声,他是略显孤独的,还不说他平时的训练,十年磨一剑,按照现代武术的套路要求,一个个动作的反复练习、雕琢,连接动作通过长期的协调来实现有节奏的展现,努力达到高、难、美、新的效果,可想而知他们须排除一些杂念,积极的投入到日常的训练中。现在很多学者也开始对武术竞赛套路的开展持不同看法,认为它脱离了武术的本质功能技击,成了图人前美观的花架子,花拳入门,错了一生,传统武术者也不待见,以致这批现代武

3、术运动员不上不下尴尬的独活着。  1总观武术的孤独大背景  1.1轻武禁武与宗法的影响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我国历来重文,羞耻短后,动有好汉不当兵之语。本身包含着极大个性内容,而又必然走向倡导竞争和普遍的尚武精神的武术活动,自然也就不会被提倡和鼓励。据王鸿鹏统计,从武则天诏令设置武举的长安二年到清末废置的1200年间的百余名武状元中,只有郭子仪一人以武举高等记入史册。这些通过武举上来的武状元,也几乎无用武之地。唐代诗人赵嘏发出:太宗皇帝真长策,常使英雄入彀的感慨,实质上是统治者慑于武臣造反,

4、收天下雄才为己所用或闲置不用罢了。历代一向都禁止在民间习武,虽然统治者在战时也有加强练武,但他们所提倡的是武备之武,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实行的强兵政策,不是发展到现在的武术。古代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文人不屑于为武术著书立说;民间武术人士缺乏立文字的能力,主要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武术。古代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是宗法。宗法制是从氏族制下的血缘关系与祖先崇拜发展起来的,武术不可避免地深深打上了宗法的印迹,宗法结构不可避免的有一种外向相斥的倾向,在有限的空间内,本宗族的张扬,必然就是另一宗族的压抑[1]1-14

5、.武术一般都在宗族内传播,为避免外人习得,还有传男不传女的规定,因为一旦女子嫁出去后,可能会把本门功夫带向夫家。在宗法制的影响下,各流派平行地保持着独自的风格,世代相传。  1.2武术中的隐忍要求  纵观古今有成就者,无一不是经过一番磨炼。人的成长过程也是如此。梁启超说过,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好学校,而这种启示也可以引申至中华武术精神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武林高手都是隐忍和坚强的,而他们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一番磨炼才能成就他们一生修为。《吴越春秋》所载善剑的越女自云:妾生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

6、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带有秘密性几乎是中国武术所有流派传习的共同特征。程大力老师曾拜某著名武术家为师,在早晨和晚上师兄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练拳,都是在无人的树林中进行,为的就是不让别人旁观[2]27-28,不少武林高手正是因为在体味孤独的过程中,日渐形成完善的武术技术。戳脚翻子吴斌楼晚年卧床不起后,支撑着尚能活动的躯干,传授用戳脚对付戳脚的本门精华对九下.他还计划着病愈后传授双撑子.谁知病情突变,吴斌楼很快就去世了。这双撑子恐怕也没有传下来。终其他孤独的一生练就了一身武艺,为了维护绝技,到最后遭到失传的厄

7、运。  学艺就是求道,艺之至境即道之所在。为了追求这种境界,有天资的人也须付出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况且艺无止境,即便在同一境界内,也必有高低深浅之分。因此,穷一人毕生之力,也永远探讨不尽拳理拳技,只能悟透和掌握其中的一小部分。大凡成为武林高手的人,多从幼年起即悉心学习武功,其所从必为名师,名师督责必为严苛。所以有关武术的种种观念,诸如坚强意识、防卫意识、孤独意识等等,很早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儿。同时,学习武艺,除了开始一个阶段由师父传授以外,越往后练就越要靠自己动脑筋。苦练到暗劲以后,几乎完全凭自己的悟性和毅

8、力去摸索。年长日久,习武者自会养成隐忍的习惯。  2孤独的武者  2.1内省  武林中人大多气质内向,性格孤独。他们习惯于内省的思维方式,而且行事独特,与常人总有些不同之处,甚至格格不入。从常理讲,习武者的精神世界应当是十分充实的,但他们似乎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的灵魂深处几乎始终是孤独的、寂寞的。  他们又总是被某种似有若无的失落感困扰着,剪不断,理还乱,最终常常是带着某种遗憾离开了人世。由于练功经历和武术水平的差异,武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