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城高中2014年秋季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沔城高中2014年秋季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ID:22392492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9

沔城高中2014年秋季学期高三期中考试_第1页
沔城高中2014年秋季学期高三期中考试_第2页
沔城高中2014年秋季学期高三期中考试_第3页
沔城高中2014年秋季学期高三期中考试_第4页
资源描述:

《沔城高中2014年秋季学期高三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沔城高中2014年秋季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4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君考试顺利★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掾吏支援缘木求鱼源远流长B.枕藉押解心存芥蒂凿壁借光C.窗棂柠檬绫罗绸缎凤毛麟角D.压轴奏效暴风骤雨助纣为虐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付梓丰腴荣膺一脉相承B.禁锢步履蹉商俯首帖耳C.唠嗑迭宕嬉闹防微杜渐D.钟罄就座诟病翠琼乱玉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雷锋,一个只活了22个春秋的共产主义战

2、士,他的精神在我们心中,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只能如此而已美日韩等国对朝鲜将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的声明作出强烈的反应,朝鲜政府却,宣布按计划发射。A.树立大抵不以为意B.竖立大概不以为然C.树立大概不以为然D.竖立大抵不以为意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医学研究表明,气温骤降或突然由温暖的环境来到寒冷的环境,往往会诱发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B.国民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提高。C.计划于2013

3、年6月至8月择机发射的“神舟十号”,将是飞船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3名航天员将驾乘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载人空间交会对接。D.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等,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式、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老人与海》是根据一位渔夫的真实经历加工而成的小说,写的是一位老人,却展现了一个世界,所以它既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又是一部有多层寓意的作品。B.《宝玉挨打》写出了以宝玉为代表的叛逆思想和以他父亲贾政为代表的封建思想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随着文中导火索的铺设引发了一场不可避免的

4、暴力冲突。C.《呐喊》注重揭示人物深邃、丰富的内心世界,开创了现代心理小说的先河,这是鲁迅先生向中国古代小说传统学习的结果。D.《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最终与克劳狄斯同归于尽,反映了封建势力下新生力量的斗争精神还处在幼稚的阶段,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现实,消灭罪恶。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敬爱母语                  艾诗彝①母语,只这两个字就让我们产生敬意与温情,指向我们精神血脉的深隐和细微之处。语文,归根到底,是我们在母语中生长、成长的永恒家园。这门课或许以

5、后不会再上,但是,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离开母语,离开“语文”。②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深情地依恋着“语文”,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语文”的学习。因为,那儿本来就是一个生气灌注、万象纷呈、情思飘荡的世界。用我们在母亲的腹中就已经倾听过的话语,构筑我们的生命之塔,这需要攀登,更需要骋目驰想,才能欣赏无边的风光。③因而,对语言、文学的敏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无论是古典文学的“炼字”“炼句”的精微“推敲”,还是现当代文学的“咬文嚼字”,都是把语言当作心灵的器官、感觉的机体,用一种近乎虔敬的态度,来传达生存的状态和精神的活动。我们在学习“语文”时,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

6、把所有关于“语文”的知识,都放置到全身心的感觉、感悟、感情、感想……之中,总之,是要把自己“感”到文学作品之中,让自己与文学的世界息息相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感”动中进入“语文”世界。④从感性的激发,在“语文”中自然就可以进入到理性的深思和凝练。注重思索,本身就是情感深挚的一种体现。敬爱母语,要求我们把一切生活中的感受,都能够用语言的形式来描摹和概括,更要求我们进入更高的层次,用深入的思考来凝练人生乃至宇宙的智慧。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这样的要求,应当说并非高不可攀。须知,若是今后不专门学习汉语言文学,现在可能就是在学校学习语文的终点站了。因而,无论是读

7、、说,还是写,都要求我们具有思考的意识,在语文中养成思维的习惯和思维的乐趣。这样,语文就成了一种智慧的形式。⑤在高考中,以上两个方面都以试题的形式相当充分地体现出来。对语言的敏感、运用语言体现智慧,是“语文”未曾明确但是却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在语文高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多与此相关。应当说,高考作文对这两方面,有更为具体的要求。语言感觉,决定了表达的层次和水平,展卷方始,就可以显示出考生的语言功力。有文学魅力,乃至情韵生动的文字,可以很快“抓”住读者;相反,贫乏而低劣的文字,则凭其“气息”就令人意沮。至于思维的能力,则是内在的精神力量的显现,是“内功”。有诸内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