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滴滴微信红包”营销看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分享行为

从“滴滴微信红包”营销看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分享行为

ID:22393095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从“滴滴微信红包”营销看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分享行为_第1页
从“滴滴微信红包”营销看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分享行为_第2页
从“滴滴微信红包”营销看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分享行为_第3页
从“滴滴微信红包”营销看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分享行为_第4页
从“滴滴微信红包”营销看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分享行为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滴滴微信红包”营销看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分享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滴滴微信红包”营销看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分享行为朱苇【摘要】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典型应用,早已从一款基于的即时通讯应用转变成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营销传播的新平台,即逐渐从单一的人际传播媒介演变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布局O2O闭环的重要手段。微信支付创新地融合社交性与实用性而成为打造这一闭环的微信核心功能。“滴滴红包”依托微信分享平台和微支付进行营销传播,通过用户“抢”的参与行为,获得持续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试从微信“滴滴红包”营销传播特点,探析移动互联网中用户分享行为的实质以及区别传统网络用户分享的内在心理诉求。..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滴滴微信红包营销传播用户

2、分享一、“滴滴抢红包”的互联网思维营销模式滴滴打车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打车应用软件。在经过巨额的打车补贴获取用户后,又以“滴滴红包”微信营销形式维持用户流量。“滴滴红包”设想是根据腾讯在2014年春节发放的大规模“红包分享”基础上进行的:即发红包的人通过微信支付绑定银行卡,以微信连接分享到朋友圈供好友“抢”。据腾讯发布的用户数据分析显示:2014年春节期间,两天内参与抢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而这一数据在2015年春节期间又有了新突破:个人当晚收发总数为10.1亿次,超2014年除夕的200倍。“滴滴红包”营销模式是:乘客使用微

3、信成功支付打车费后返回滴滴即有机会领到红包,将该红包分享至朋友圈或微信群,就可以和好友一起抢打车红包,红包最高金额不超过10元,而好友抢到的红包金额可直接抵扣滴滴打车车费。滴滴打车运用低投入高回报的互联网思维,通过微信的开放平台,在维系老用户开拓新用户的同时,也推广了微信支付。从企业的角度看,实现巨额补贴到微补贴的过渡,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了移动互联网下的微信用户社交分享功能,提高用户粘度。因而,滴滴打车在全国依然保持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二、“滴滴抢红包”蕴藏的用户分享行为特点剖析“滴滴红包”在微信平台的运作模式,可以看出这一用户分享行为具有的特点:1、社交

4、性与趣味性融合首先,社交性是微信平台自有的功能特点,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任何内容都具有社交传播特点,发布的信息传播给他人,信息才有意义,他人通过评论、点赞、参与内容等形式对传播的信息进行反馈,在不断互动中体现出信息的社交性。而趣味性主要体现在“红包”本身和传播效果上。“滴滴红包”本身有一定金额,可以抵扣下次的打车费用,因此自然会吸引好友参与“抢”,在引发众多好友围观后,“抢”到的金额多少已经没有太多意义,运行的随机算法和参与人数,使得能“抢到”才是真正乐趣。同时,“滴滴红包”“抢到”后的信息是公开的,“红包”被某个用户“抢到”和具体金额公开透明,满足了用户

5、的攀比心理,趣味性更多了一层。因而,“滴滴红包”本身具有的社交性与趣味性,很容易引发用户的参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参与成本大大降低,“红包”微信传播链得以维系。2、具有移动互联网的产品特性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层出不穷,移动终端应用丰富多彩,为人们衣食住行提供便利。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于用户使用量增加,这源于移动互联网的产品特点:低门槛、易操作、广泛性。“滴滴抢红包”这一用户行为同样具有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普遍特点。“低门槛”体现在只要拥有移动终端,下载微信APP,即可与好友进行互动,具有了参与“抢红包”活动的基础条件。“易操作”仅需要用户点击即可,没有任

6、何难度。基于这两个特点,才有了“广泛性”,任何好友都能参与,都能进行再传播。3、病毒式蔓延实现病毒式传播的关键在于“抢红包”的游戏规则。①类似于传统互联网营销中的病毒式营销。病毒式营销是指通过用户的口碑宣传,使特定的信息像病毒一样扩散,并通过网络快速复制和传播到数以百万计甚至过亿的受众,也即通过别人为自己宣传,实现“营销杠杆”的作用。而在“滴滴微信红包”的营销过程,首先需要有用户分享“红包”,抢到所分享的“滴滴红包”用户为了消费红包金额而使用滴滴软件,而后会再获得一个发红包的机会,实现再分享。同时,红包的关键是“抢”,“抢”本身就会带来微信群的瞬间活跃并

7、且激发传播欲望,参与用户越多,亦可侧面反映红包分享者的个人传播能力就越强,带来的自豪感更多。同时微信红包采用随机算法,抢到红包的人红包金额不等,有多有少,用户的心情随之变化,才会引发用户主动分享和传播。如此反复,“滴滴”品牌在微信平台通过分享行为模式得到了传播。三、分享行为的实质分析分享的“红包”实质是商家与用户之间的博弈。微信用户分享了“红包”,就是商家通过移动互联网营销获得了成功,若用户不采取分享行为,那么商家的营销链就发生断裂,因为这种分享行为在商家看来已经不单纯是人际传播,而是更大意义上的商业大众传播行为。从“滴滴红包”发放分享到好友“抢”的过程

8、实际上是一级用户分享滴滴打车券并进行再次传播的过程。在应用层面上,是商家通过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