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剧化的新闻到新闻化的戏剧

从戏剧化的新闻到新闻化的戏剧

ID:22399092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9

从戏剧化的新闻到新闻化的戏剧  _第1页
从戏剧化的新闻到新闻化的戏剧  _第2页
从戏剧化的新闻到新闻化的戏剧  _第3页
从戏剧化的新闻到新闻化的戏剧  _第4页
从戏剧化的新闻到新闻化的戏剧  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戏剧化的新闻到新闻化的戏剧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戏剧化的新闻到新闻化的戏剧摘要电视栏目剧兴起已有数年,本文对其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也试图在此基础上探究其演变的内在逻辑,并对它今后的可能走向做了预测。  关键词栏目剧形态演变内在逻辑    栏目短剧的兴起是近年引人注目的电视现象。这样一个介于电视栏目和电视剧之间,介于新闻与艺术之间,以真实自命却以虚构为本的节目形态,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目前呈现的走向如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此略作分析。    一、栏目短剧的兴起及形态演变    1.早期形态:戏剧化的新闻  电视栏目剧是一种杂揉了电视新闻、电视剧、情景喜剧等电视形式中的多种元素而形成的新的电视节目形态。  在这类节目的早期

2、阶段,故事的真实性受到极大的重视。这在湖南经视《新闻故事会》中有明显的体现。节目以模拟再现的方式讲述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中间穿插的对事件原型的访谈,拍摄方式上有明显的纪实风格,如多用近镜头,不注重修饰。  这种“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具有极强的虚构性和修饰性,它有助于以图像的方式完整地展现真实拍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叙事任务,使事件的真实性再现得到了细节上的补充和结构上的自由安排,从而完成一个经过极大修饰的新闻叙事文本。  这是早期的栏目剧形态,在结构上,一般以主持人或记者讲述+故事模拟再现+真人访谈+现场报道+最后点评为基本形态,但除了前面两个环节必需之外,其余环节可根据叙事的需要灵活

3、处理。可以看出,它在故事叙述的过程中掺杂了很多新闻元素。  2.第一次转型:新闻化的戏剧  但这样一种新闻戏剧化的节目形式近年发生了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逐渐淡化事件,突出故事。节目所讲述的故事与真实事件不再具有对应关系,原型被悄悄地从节目中剥离出去,每一个具体的故事,都可以被视为生活中的一种现实的人际关系或抽象观念的演绎。这时候,故事与新闻事件已经毫无关系,但真实性仍然是号令观众的不二法宝。可以说,这是一个戏剧新闻化的形式。  《新闻故事会》的改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04年5月,《新闻故事会》改版为《故事会》,以“最耐看的单本电视剧”定位,在体裁上也重新进行了定位:形式不是

4、新闻中的报告文学,而更接近文艺作品中的小小说和说唱本。节目去掉了原来节目中采访人物原型等环节,事实上,这些故事已经没有原型,而是非常生活化的虚构。聘请群众演员、讲述市井故事,“最贴近的故事+最本色的演员”,使它与传统的戏剧审美拉开了足够的距离。  与此相近,其它所谓“新闻演绎”的栏目剧也先后出现了这样的变化。《雾都夜话》取消了现场记者的报道环节,从以前的纪实故事转向白话说书加剧情演绎,虽然它仍然没有忘记提醒观众“这是真人真事”。  在叙事结构上,栏目短剧已经取消了所有的新闻元素,一般有如下三种形式,它们各有其不同的叙事效用:  第一种形式:“主持人引入+完整剧情+主持人点评”(《故

5、事会》)。这一种结构可以用来设置悬念,引起收视兴趣,同时对剧情进行点评,以一种符合大众价值观念的道德评价赋予故事一种引导性的意义,它可以对故事的负面影响起到一种修复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引起一般观众的情感共鸣。  第二种形式:“完整短剧”(《欲望都市》)。这种结构只在节目中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保证观众收视的连续性,叙事上结构上一般以隐身的叙述人(即画外配音)来进行转换,或进行故事解释,他也可以做与第一种结构类似的总结点评。这是它与电视剧最大的区别。  第三种形式:“短剧分割+主持人侃谈”(《东方夜谭》、改版前的《欲望都市》)。这一种结构可以带来多重效果:它可以以剧说事,以一个故事来

6、作为案例,供主持人对某种现象作谈话分析,也可以仅把侃谈当作点缀,增强剧情的喜剧色彩,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收视氛围。  栏目剧的第一次转型已经完成,当前,这样一种依赖虚构的脚本聘请演员进行演绎的基本方式是是栏目剧最主要的节目形态。    二、栏目剧形态演变的内在逻辑    栏目短剧的出现和形态演变,有其内在原因,笔者觉得以下因素在促使栏目短剧形态发展和创新上具有突出的影响。  1.效益为本  从电视业的经营角度看,他们总是在追求以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的效益,那些制作成本低收视效果好的节目形式,总是最受电视台欢迎的。情景喜剧就为栏目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据了解,大多数栏目剧在制作成本在每

7、期3000元以内。一般在用工与付酬方面非常灵活。如对栏目相对固定的摄制人员,采用每月支付固定工资的形式外聘;而对于编剧,栏目组则采用了松散型的结合方式,按次支付稿费,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人员成本。剧中的群众演员,普遍采取从市民中征集或工作人员反串的方式,给付的报酬一般都很低,甚至是无报酬出演。  湖北经视总监赵征的话很有代表性:“打品牌最讲性价比,电视剧是‘罐装节目’,难打品牌,各地影响力各不相同,创收主渠道越来越没谱,它的投入产出比从1∶7到1∶4、1∶3一路下滑,电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