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ID:22403662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9

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_第1页
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_第2页
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_第3页
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_第4页
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失败原因,为降低失败率提供资料。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胸腰椎骨折接受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随访时间大于1年,资料完整的2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效果,将治疗失败(感染、神经症状加剧、断钉/断棒、螺钉松动、伤椎不愈合、后凸畸形再现)者作为失败组,将治疗成功者作为成功组,计算内固定失败率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24例患者中,35例治疗失败,治疗失败率为15.63%,患

2、者治疗失败原因以断钉/断棒为主。多因素分析示,椎管狭窄率、后凸Cobb角、骨折AO分型A1~A3.1型、病变节段T11~T12、脊柱损伤Loadsharing评分>6分是影响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根据患者骨折分型、病变节段、脊柱损伤评分,制定个体化入路方案是保证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后路内固定;胸腰椎骨折;治疗失败;原因  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200(2017)01-105-03  DOI:10.11876/mimt201701042  胸腰椎骨折多由高能量屈曲、

3、伸展、轴向压缩、旋转和剪力等综合暴力所致,骨折块突入椎管所致占位压迫可造成神经根受压甚至马尾、脊髓等神经功能损伤,危害严重[1]。作为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够通过解除椎管内压迫、矫正脊柱畸形、恢复椎体高度与稳定性,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2]。然而,仍有部分患者术后会发生感染、断钉/断棒等导致治疗失败[3]。  本研究对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接受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随访时间大于1年,资料完整的2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有明

4、确的外伤史,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胸腰椎骨折[4],并于我院接受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排除合并胸腰椎畸形、病理性骨折、骨肿瘤。  1.2分析方法  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复查指标包括矢状面后凸Cobb角、伤椎体前缘比值、内固定变化,随访时间持续1年。治疗失败判断标准[6]:出现术后感染、神经症状加剧或新增神经症状、椎弓根螺钉或连接棒断裂(断钉/断棒)、椎弓根螺钉松动、伤椎不愈合、后凸畸形再现(术后Cobb角增加10°以上)。将治疗失败者纳入观察组,将治疗成功者?{入对照组,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性别、骨折分型、受伤节段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年龄、椎管狭

5、窄率、后凸Cobb角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采用t检验,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4例患者中,35例治疗失败,治疗失败率为15.63%,患者治疗失败原因以断钉/断棒为主,具体见表1。  2.1基线临床资料  失败组椎管狭窄率、后凸Cobb角高于成功组,其骨折AO分型A1~A3.1型、病变节段T11~T12、脊柱损伤Loadsharing评分>6分比例亦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影响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示,椎管狭窄率、后凸Cobb角、骨折AO分型A1~A

6、3.1型、病变节段T11~T12、脊柱损伤Loadsharing评分>6分是影响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3讨论  胸腰椎位于脊柱生理弯曲前凸和后凸的交汇处,具有较大的运动度与生理载荷,但缺乏肋骨支撑,故极易造成脊柱稳定性破坏[7]。因此,手术目的除重建脊柱正常解剖生理结构外,还包括解除神经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避免晚期胸腰段畸形与继发损害[8]。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弥补传统后路跨伤椎固定易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伤椎复位丢失的弊端,为骨折初始稳定性的重建与维持奠定良好基础[9]。但由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固定仅作用于相邻椎

7、体,主要发挥间接性复位效果,故存在一定的复位力度不足,可能导致治疗失败[10]。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椎管狭窄率、后凸Cobb角、骨折AO分型A1~A3.1型、病变节段T11~T12、脊柱损伤Loadsharing评分>6分是影响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因可归纳为:1)椎管狭窄率主要反映骨折块突入椎管形成占位压迫程度,随着椎管狭窄的升高,椎管内占位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逐渐加剧,故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往往不够理想[11-12];2)术前Cobb角较大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